第31章 车轱辘一转,给县长都不换(修改版) (第2/3页)
听着,阎埠贵小眼睛一转:“你说,王主任让陈老根拿户户口本过去干什么?核实什么?保不准陈卫东惹祸了?
八成,备不住....”
杨瑞华:“说不准,这阵子,陈老根家着实风光,咱赶紧回去收拾家务,这一阵你和老大也别闹挺了,前院要是陈老根家出事儿,那五好家庭咱家就能争取了。”
“还真是....”
与此同时,东八里庄,京棉工地上,田招娣正准备出去买点东西。
李淑绣:“招娣,难得你舍得跑出来,是买什么东西了?不存粮票,留着给你先生了?”
田招娣脸颊绯红:“粮票存的很慢呀,我刚给先生写信,刚寄出去,告诉先生我在这里的地址。”
说起田招娣和李淑绣的相识也有一段故事,李淑绣刚被调到京棉一厂,什么事情都亲力亲为。
为掌握第一手资料,她徒手攀上38米高的水塔、下到只有工程维修人员才去的地沟、钻进难以走人的风道,走遍全厂每个角落。
她努力钻研生产技术和工厂管理经验,跟班作业,虚心学习,逐步熟悉掌握了现代纺纱织布工艺流程的每个环节,从外行变成内行。
田招娣就是在李淑绣攀爬水塔的时候,遇到的,当时李淑绣下来,眼看着就要摔跤,是田招娣扶了她一把,又帮着她去下地沟。
只是李淑绣看起来,也就三十多岁,非常和气,田招娣不知道她是京棉一厂的厂长。
要是陈卫东在这里,说不定知道她,李淑绣的男人姓胡。
从抗战开始她就放弃高中学业,离开相依为命的母亲,女扮男装不畏艰险,在战地服务团宣传抗战爱国思想,积极组织爱国救亡活动。随着抗战的不断深入,她被组织推举上了女子大学。
李淑绣很喜欢上田招娣这个淳朴的妹子,她看过田招娣手工织布机织的布,觉得她非常有灵性。
李淑绣:“招娣,我听说你们工地也要开夜校扫盲班了,你没有参加吗?”
田招娣摇摇头:“我在村子认得一些字够用了,现在我就想好好做饭。”
好好省粮食,给先生寄去。
努力留在四九城,离着先生近点,再近点。
听了这话,李淑绣难得严肃起来:“田招娣我原本以为你是积极向上的女同志,虽出身农村,但认字。
我没想到,你还没解放思想,光想守着一亩三分地。
你是不是想在这里做工期间,每天和你先生通信,先生会喜欢上你,娶你回家?
然后你就当你的干部夫人,安心当个米虫?”
田招娣没想到李淑绣这么严肃,吓得小声说:“我没有那么想,我会做饭,我有手有脚,我可以养活自己,我不会拖累先生。”
“不会拖累?你未免太天真了,你难道不想想,你的先生是大学生,那么优秀,如今更是进了铁道部。
他的未来大有可为,铁路上有很多优秀的姑娘,他凭什么娶你?你好看还是贤惠?
只要他愿意,随便去农村招呼一声,大把好看贤惠的愿意抢破头嫁给他。你”
田招娣眼泪像是断了线的珠子:
“淑绣姐,你说的对,我...我配不上先生,可是我就想见到先生,想要靠近先生....我该怎么办?”
李淑绣握着田招娣的手:“你应该进步,去上夜校,你们工地的夜校,是纺织厂开办的,不但教认字,还会教纺织厂技术。
八月纺织厂招工,只要你考上,你就可以留在这里。我看过你织的布,你只是用手织都织的那么好,用织布机,一定可以更好。
你要靠近先生,这没错,优秀的男人,谁家姑娘不想嫁?
但你得有足够匹配先生的能力。至少他说到纺织机器的时候,你懂那是什么机器,他和你分享他最近读过什么书的时候,你能接上话,两个人过日子,不是喜欢,你想在一起就可以的,你需要和他有共同的理想,共同的奋斗目标。
我相信你的先生,考大学一定是为了将新国家建设的更好,那你呢?为先生奔赴到四九城是为贪图享乐享受吗?”
田招娣听了李淑绣的话,忽然想起以前先生说织布机,说学校的事情,她很多都听不懂。
她眼泪止住了,原本的无助,变成坚定:“淑绣姐,我明白了,今晚上开始我就去上夜校,我会考入京棉一厂,会成为纺织女工。那...我够资格靠近先生吗?”
李淑绣满意的点点头,其实她第一次见田招娣,得知她身上的衣裳,都是自己织布做的,她就起了爱才之心,这姑娘在织布上太有灵性了。
“光进厂子,还不够,还需要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