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润物细声 (第1/3页)
孙镇长家抓药的下人离去后,院落内陷入一种微妙的寂静。药已开出,但结果如何,尚需时间验证。这份等待,对于孙家是焦灼,对于陈实,则是一次对自身判断的检验,更是观察与学习的间隙。
王执事并未多言,只是示意刘济民老先生一同坐下,品着主家奉上的粗茶,看似闭目养神,实则气息悠长,是在运转玄功。陈实知道,这是师父在借机调息,也是为他坐镇。
陈实没有浪费这段时间。他借着请教的名义,与刘济民老先生细细交谈起来。他不再局限于孙镇长孙子的病例,而是将话题引向了金堆镇常见的地方病、时令病,以及本地药材的产出与使用习惯。刘老先生见这位年轻的“陈先生”态度谦和,求知若渴,并非恃才傲物之辈,心中好感大增,也乐得将自己数十年的经验娓娓道来。
从刘老先生的描述中,陈实了解到金堆镇因靠近山区,湿气较重,夏秋之交多发疟痢(疟疾、痢疾),冬季则多风寒湿痹。镇上最大的药铺“济世堂”背后东家亦是本地乡绅,与孙镇长关系匪浅。这些看似琐碎的信息,被他一一记在心中,如同拼图,逐渐勾勒出金堆镇医药领域的潜在规则与人情网络。
约莫一个时辰后,内室传来一阵轻微的响动,接着是丫鬟略带惊喜的低呼:“小少爷醒了!要水喝!”
孙镇长霍然起身,脸上瞬间被狂喜与紧张充斥,几乎是小跑着冲进了内室。刘济民也立刻跟上,脸上满是期盼与求证的神色。
王执事这才缓缓睁开眼,对陈实微微颔首。两人也随后步入内室。
只见床榻上的孩童已然睁开了眼睛,虽然眼神依旧有些迷茫虚弱,高热带来的潮红也未完全褪去,但那种死气沉沉的昏睡状态已然打破。他小口地喝着丫鬟喂的温水,喉咙里发出细微的吞咽声。
“热……好像退了些……”孙镇长小心翼翼地用手背探了探孙儿的额头,声音带着颤抖的喜悦。
刘济民上前仔细诊脉,片刻后,脸上露出由衷的叹服之色:“妙!王仙长此方果然妙极!脉象虽仍细数,但那滞涩之感已去大半,浮越之象亦有所收敛!痰热得化,风阳渐熄,神魄归位……此子,已无大碍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