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三更鼓:金陵六扇门迷案 > 第三章 血菩提示警

第三章 血菩提示警

    第三章 血菩提示警 (第3/3页)

,他吐出一个名字:“穆文远。”

    顾惊弦瞳孔骤然收缩:“穆文远?那个十五年前,因卷入‘漕运泄密案’而被满门抄斩的兵部职方司主事穆文远?!”

    “是他。”沈墨深点头,“穆家满门抄斩,是十五年前的事。而‘血菩萨’案,是十年前。但在‘血菩萨’案发生前约一年,我曾因一桩小的盗窃案,偶然接触过穆文远的尸身检录……当然,是偷看的。在他的左脚底,就有这样一个烙印。当时只觉得奇怪,但穆案是铁案,无人敢翻,我也就没多想。直到……直到后来‘血菩萨’案发,我隐约觉得两者之间或许有某种联系,但还没来得及深究,就……”

    他的话没说完,但意思已经明了。穆文远身上的烙印,张奎身上的烙印,将时间线从十年前,一下子拉到了十五年前!一桩是通敌叛国的铁案,一桩是轰动朝野的连环命案,这两者之间,怎么可能会有关联?

    顾惊弦感到一股寒意从脊椎升起。如果沈墨深的记忆无误,那么这个简单的烙印,可能是一个关键的信标,指向一个隐藏得更深、牵扯更广的巨大阴谋!这个阴谋,可能从十五年前就已开始布局,十年前因“血菩萨”案初现端倪,而如今,随着祭坛尸案的发生,再次浮出水面!

    “穆文远……‘血菩萨’……祭坛邪阵……”顾惊弦低声重复着这几个关键词,试图找出其中的联系。漕运、兵部、连环杀手、宫廷宦官、邪术阵法……这些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元素,被一根无形的线串联起来,指向一个令人不寒而栗的可能性。

    “我们必须找到当年‘血菩萨’案的更多细节,尤其是关于那枚玉佩和孙文渊!”顾惊弦猛地站起身,眼神锐利,“孙文渊虽已流放,但未必没有线索留下。还有穆文远的案子,卷宗或许也有疏漏之处!”

    “谈何容易。”沈墨深给他泼了盆冷水,“孙文渊流放岭南烟瘴之地,是死是活都难说。穆文远的案子是先帝钦定铁案,卷宗怕是早已封存甚至销毁。你想查,阻力有多大,你比我清楚。”

    “再难也要查。”顾惊弦语气决绝,他走到窗边,推开一条缝隙,清冷的晨风涌入,稍稍驱散了室内的压抑。天色已经大亮,但雾气仍未散尽,金陵城笼罩在一片灰蒙蒙之中。

    “如果真凶蛰伏十年再次现身,其图谋必然更大。祭坛抛尸,或许只是一个开始,是一个信号,或者说……是一个警告。”顾惊弦望着窗外迷雾笼罩的皇城方向,声音低沉而充满警惕,“我们必须在他下一次动手之前,阻止他。”

    沈墨深看着顾惊弦挺拔而坚定的背影,眼神复杂。他深知面前这个男人所代表的权势和力量,但也更清楚他要面对的,可能是何等庞大而危险的阴影。将自己卷入其中,是对是错?

    就在这时,密室外传来急促的敲门声。

    “大人!有紧急情况!”是顾惊弦亲兵的声音。

    “讲!”

    “刚刚收到顺天府报案,在西城外乱葬岗附近,发现一具男尸!初步勘查……死者心脏被剖开,现场墙壁上,发现有疑似鲜血绘制的符号!”

    顾惊弦和沈墨深同时脸色剧变!

    心脏被剖开!鲜血符号!

    这与十年前“血菩萨”案的作案特征,几乎完全吻合!

    凶手……竟然这么快就再次动手了!而且,选择在了乱葬岗这种地方,是肆无忌惮的模仿,还是……真正的“血菩萨”,已经归来?

    “备马!去乱葬岗!”顾惊弦毫不犹豫,抓起披风,眼中寒光凛冽。

    沈墨深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惊涛骇浪。迷雾越来越浓,而隐藏在迷雾后的獠牙,已经再次显露。他看了一眼顾惊弦,知道此刻已无退路。

    两人一前一后,快步冲出密室,身影迅速消失在皇城司衙署曲折的回廊之中。

    窗外,雾锁金陵,杀机再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