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太祖拳谱 (第1/3页)
清晨,金海几乎是顶着两个浓重的黑眼圈,拖着僵硬酸痛的身体从床上爬起来的。这一夜,他几乎未曾合眼,即便后来勉强小憩片刻,也因精神高度紧绷和身体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不敢动弹,导致浑身肌肉如同被车轮碾过一般,尤其是后腰和脖颈,酸麻刺痛,难受至极。
反观蘇清音,却已是梳洗完毕,换上了一身新的素白裙衫,正对着一面小铜镜,用那根简单的白玉簪,一丝不苟地绾着如云青丝。晨光透过窗棂,温柔地洒在她身上,仿佛为她镀上了一层淡淡的金边。经过一夜安眠,她不仅不见丝毫倦怠,反而容光焕发,肌肤莹润透亮,眼眸清澈如洗,比之昨日更添了几分鲜活与生气。那份清冷绝俗的气质,在朝阳的映衬下,愈发显得圣洁不可方物,让人不敢直视。
金海看着她神清气爽的模样,再对比自己这副狼狈相,心中不禁暗暗叫苦,却又无可奈何。
两人下楼用早饭时,周掌柜早已备好了清粥小菜,见到金海那憔悴的脸色和时不时揉捏后腰的动作,脸上再次露出了那种“男人都懂”的暧昧笑容,还悄悄对金海竖了个大拇指,低声道:“老弟,悠着点,来日方长啊!”
金海一口粥差点呛在喉咙里,面红耳赤,百口莫辩,只能埋头苦吃,假装没听见。蘇清音则依旧是那副云淡风轻的模样,细嚼慢咽,姿态优雅,对周掌柜的挤眉弄眼视若无睹。
饭后,辞别了热情过度、眼神古怪的周掌柜,马车再次驶上了官道。
离开清河县,马车一路向东行去。
蘇清音似乎并未将昨夜的同榻而眠放在心上,态度一如往常。她时而会掀开车帘,观察外面的市集、码头,留意往来商旅的货物、听一些沿途的闲谈碎语;时而则会向金海介绍一些关于各地物产价格、漕运关节、乃至地方官吏风评的问题。
金海虽因睡眠不足而精神有些萎靡,但涉及商事和各地情况,他也不敢怠慢,打起精神,仔细地听着,有时两人便会讨论一番。蘇清音往往能从给他提供的零散信息中,敏锐地捕捉到关键,并引申出对未来商业布局的设想。
“东家你看,”她指着窗外一处繁忙的码头,“此处漕运枢纽,南来北往的货物在此集散,但管理似乎颇为混乱,力夫与牙行之间常有龃龉。若我们能在此设立一个规范的货栈,不仅能为我们的酒水南下提供便利,亦可承接其他商家的货物中转,抽取佣金,甚至借此网络,收集各地商情。”
金海闻言,仔细看去,果然见码头上虽船只林立,人流如织,却显得有些无序,效率低下。他不由得点头赞道:“小姐目光如炬!此地确实大有可为。”
除了关注经济,蘇清音也格外留意打听来自东京汴梁的消息。每当在路边的茶摊歇脚,或是入住客栈用饭时,她都会看似随意地与商旅、学子乃至江湖艺人攀谈,引导他们谈论京中近况。
从这些零碎的信息中,他们大致拼凑出一些情况:太尉高俅依旧圣眷正浓,其子高坎(高衙内)前些时似乎在外吃了亏,回京后闭门不出,但其叔父高俅并未有明显动作;朝中蔡京一党与其余派系明争暗斗不休;京师市面上最近流行一种名为“五粮液”的烈酒,价格高昂,却供不应求,引得不少权贵询问……
听到“五粮液”的名字竟已传至东京,金海心中既喜且忧。喜的是名声打响,忧的是树大招风,恐怕早已落入某些大人物的眼中。
马车行经一处山势险峻之地,远远可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