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除旱魃:流民 (第2/3页)
快没了,每天都有人抢,昨天还有人打起来,头都打破了。”
旁边一个中年汉子接话:“公子是外地来的吧?郓县这灾,比前年的蝗灾还狠,地里的秧苗全枯了,山坡上连草根都被人挖光了。”
梅屹寒从马背上取下一个水袋,递给老婆婆:“先喝这个。”
老婆婆接过,手抖得厉害,水洒了一些:“多谢小公子。”
崔一渡问那汉子:“县令没开仓赈粮?”
汉子撇了撇嘴:“徐天成那狗官,说还没等到朝廷旨意,可上个月就有人看见他的管家往家里运粮,用的是官府的车!”
正说着,前面传来扑通一声,有人倒在地上。梅屹寒身形一闪,已经冲过去,扶起那人。
崔一渡走过去,只见地上躺着个男子,衣裳破了一个大口子,露出的胳膊瘦得像柴棍,脸贴在地上,嘴唇干裂得出血,气息微弱。
梅屹寒探了探他的鼻息:“还有气,是饿晕的。”他立刻从包袱里取出一块饼,掰成小块,递到他嘴边。
那男子慢慢醒过来,眼睛睁开一条缝,看见饼,立刻扑过去,狼吞虎咽地吃起来,噎得直咳嗽。
梅屹寒递过一袋水,他接过一口气喝光,才抬起头,磕头谢恩:“多谢公子救命之恩!”
崔一渡扶他起来:“不用多礼,你叫什么名字?”
男子擦了擦嘴:“在下陆东阳,原是郓城的私塾先生。”
崔一渡打量着这个男子,只见他消瘦虚弱,眼角有细纹,眉梢带着点文人的清瘦,虽然脸脏得像块炭,却难掩骨子里的儒雅。“你不在城里教书,怎么倒在这里?”
陆东阳的眼眶一下子红起来:“今年旱灾,百姓都没什么吃的,没人送孩子来上学,私塾闭了馆。在下的娘子变卖了陪嫁的银簪,换了三斤米,可米价涨得比天还高,一斤米要二十文钱,三斤米只够吃五天。后来她又饿又病,挺不住……走了。”
他捂住脸,肩膀发抖:“我也撑不下去了……”
崔一渡沉默着,望着远处枯死的庄稼地,心里像塞了块石头。梅屹寒站在旁边,攥着刀柄的手青筋暴起,喉结动了动,却没说话。
“那先生怎么会在这里?”过了会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