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王翦行蓝田,卝人煤 (第2/3页)
这就是所谓的近水楼台先得月。
公孙劫在蓝田确实没有治理权,可他提出来的要求,有谁敢不听的吗?
“公孙丞相的确有奇能。”王贲附和点头,“听说去年蓝田又开垦出万亩良田,先前的荒地经粪肥淤泥灌溉后,也成了良田。有些次田经多次堆肥翻整,亩产增加许多。”
“嗯。”
王翦也是点头。
公孙劫的能力最无需质疑。
作为荀子高徒,无所不精。
在赵国时,就听说他大兴农事。
为赵国打下夯实的基础。
归秦后,也是重整农桑。
特别是宿麦和公孙犁,令农事大兴。
他戎马半生,清楚知道粮食的重要性。就以长平之战为例,赵国易将主动进攻,归根究底是因为粮草不济。他的龟壳战术能所向披靡,也是建立在后勤足够的前提。
马车速度较慢。
他们也得以欣赏风景。
这时正好是追上前方的牛车。
板车上面堆放着诸多竹筐。
里面都是一块块黑色的石头。
“嗯?这是何物?”
“煤吧。”王翦捋着胡须,瞥了眼道:“此物古称为【每】。墨翟在其书中就有记载,利用煤燃烧产生的浓烟,用以御敌。为父攻破蓟城时,当地就有卝(kUang)人采煤用以炼制铁器。”
“原来是这东西……”
王贲顿时回过神来。
他灭燕时同样也有遇到。
燕长城内就堆积有些煤炭。
遇到敌人时,还会点燃为烽火。
“蓝田怎么突然开始挖煤了……”
“兴许是要冶炼铜铁吧。”王翦眯着眼,淡淡道:“灭赵后,公孙劫保住了冶铁大户卓氏。将其宗族的核心大匠,全部带至蓝田。”
“用这煤炭好像不太行。”
王贲皱着眉头。
他在蓟城时就见识过。
用煤炼制的铁器质量很粗糙,炼铁时更是浓烟滚滚,需要在专门的开阔地。打铁时也常噼里啪啦的,飞溅出的铁花常会烫伤大匠。
王贲记得此前秦墨也曾试过,但是炼制出的铁器质量堪忧,只能用来当做农器,还有的则被打为马蹄铁。
“是我们不行,不代表公孙劫不行。”
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