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王翦行蓝田,卝人煤 (第1/3页)
蓝田县外。
“千秋万岁,始自皇帝!”
“永存万世,岁岁不休!”
“皇帝之功,勤劳本事。”
“上农除末,黔首是富。”
“……”
阡陌纵横的农田满是黔首。
田埂处还有专门的秦吏。
握着三尺木牍,协助种田。
秦国以法家治国,追求一切有法可依。包括该如何种地,都在《田律》中有记载。比如每亩地需用多少种粮,谷子和小麦用一斗,水稻用二又大半斗,大豆半斗。如果土地肥沃,那就能多种些。
农夫们高唱着秦颂。
以黄牛拉着曲辕犁而深耕。
深耕过的黄土地就很平整,连带着些草根碎石子都被翻出。种地讲究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经常需要和老天抢时。
为了填饱肚子,老百姓们是想尽办法。比如能够过冬的宿麦,利用牲畜背犁,各种沟渠用以灌溉……将每年划分为四季,后世搞出的二十四节气也是为了种地。
毕,诸夏素来是爱好和平的。=
就只喜欢种地,填饱肚子。
为此可是无所不用其极。
比如说施肥,很多人觉得粪肥有多高端。实际上早在先秦时期就有,荀子就曾说过多粪肥田,韩非也认为积力于田畴,必以粪灌。
并且还掌握深坑聚粪堆肥的技术,周礼中更是记载用不同牲畜的粪,用来改良不同的土地。
驷马大车沿着官道而行。
农夫们也只是偶尔抬头看个眼。
现在蓝田可不是关内偏县。
仰仗公孙劫这位大君侯,平时来往勋贵甚多。就算少见的驷马大车,现在也是稀疏平常。
毕竟再尊贵还能比过公孙劫?
王翦放下帘布。
他眯着眼看着两侧美景。
王贲则坐在旁边伺候。
此次幕府同样也请了他。
“贲儿,看看这此地的农田。”王翦眯着眼,低声道:“土地肥沃,黔首勤劳。还有这些上好的田牛,个个都很健壮,用来耕田必定是把好手。搭配上公孙犁用以深耕,还有堆肥之法,难怪蓝田现在亩产甚高。”
每年内史也同样会有评比。
县令干的不好就会卸职。
蓝田县这两年皆是第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