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1949:火红年代的县委书记 > 第 635章 秘密工程的热议

第 635章 秘密工程的热议

    第 635章 秘密工程的热议 (第3/3页)

种沉浸在精密计算和逻辑推演中的专注与自信。

    然而,在这片技术攻坚的热火朝天之下,并非没有杂音。

    “春耕作业区”以“建设大型国营农场,进行盐碱地改良和特殊经济作物试验”的名义,占用了汉东省,尤其是苏北专区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运力。

    数以百计的技术骨干和优秀工人被“借用”,一批批钢材、水泥、机械设备乃至粮食副食,都优先向这里调拨。

    这种远超常规农场建设规模的投入,却迟迟不见任何农产品产出,甚至连“农场”的边界都严格封锁,不许外人靠近,自然引起了省内一些人的注意和议论。

    在不久后的一次汉东省委工作会议上,气氛原本围绕着秋粮征收和冬修水利等常规议题进行,但当讨论到下一阶段全省极其紧张的资源分配时,

    隐忍已久的质疑,终于找到了决口,汹涌地冲向了陈朝阳和他主导的“江都特殊农业试验田”。

    首先发难的依旧是那位负责农业工作的常委。

    他扶了扶眼镜,语气沉重地提到了苏北治碱工程:“明光书记,各位同志……治碱工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即便掏空家底,我们也要支持陈书记把它干成。老百姓眼巴巴等着盐碱地变良田呐!”

    “不过,我这边接到不少下面同志反映,同样是陈书记抓的,江都那个‘特殊农业试验田’,这胃口……也不小。”

    他翻开一个笔记本,看似随意地念着数据:“根据苏北专区、交通厅报上来的零星数据看,光是九、十两个月,调配到江都的粮食、副食品、被服……就占了全省非重点工程配额的近二成;

    现在眼看入冬,农田基建应该都停了,可那边的物资申请单,还是一摞一摞地往省里报。”

    他抬起头,目光扫过与会众人,最后落在陈朝阳身上,语气带着困惑:“陈书记,我不是对您有意见,更不是要干涉您的工作。

    只是现在全省都勒紧裤腰带,每一个铜板都要掰成两半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