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季汉上公,替关羽守荆州开始 > 第320章 巧谏

第320章 巧谏

    第320章 巧谏 (第1/3页)

    曹子建的文采,天下闻名。

    曹叡这个提议主意立即得到全场赞同。

    其中就包括曹洪和贾逵。

    曹植早就习惯了这种场面,自然不怵,当场磨墨挥毫。

    不过三刻钟后,便写就一篇千字赋文。

    果然气势恢宏,文采秀丽。

    各种赞叹声此起彼伏。

    曹叡表示要好好珍藏此文,以不负皇叔对自己的深厚情谊。

    来日定要效仿先祖武皇帝,借河北之力西定关中,光复大魏山河。

    然而他不说这个还好。

    一说到祖宗基业,曹植顿时来了劲:

    “此地名为白马津,而臣早年曾作了一首五言诗,也是以白马为名!”

    “诗中后半段的意境,与今日颇为相应。”

    “请容臣为陛下吟诵。”

    随后不等曹叡首肯,便在渡头前来回踱步。

    边走边吟诵起来:

    “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

    “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

    “长驱蹈匈奴,左顾陵鲜卑。”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

    曹植走一步而诵一联。

    到此刚好走了四步。

    而曹叡虽然不喜他自作主张,但这几句诗勉强应景,且有慷慨英雄气。

    作为一个年轻且野心勃勃的皇帝,曹叡自然是能欣赏的。

    于是未加阻止。

    左右同样年轻的臣僚,如刚刚升任尚书郎的毌丘俭,以及同为尚书郎的诸葛诞、邓飏等人,更是当场拍打佩剑,为曹植打起节奏。

    曹植见状更是肆意起来。

    干脆连走三步,一口气将最后三句吟诵出来:

    “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

    “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归字一落,曹植眼角噙泪。

    似为诗中意境所感动。

    也可能是从熟悉的诗句里回忆起自己年少时的凌云壮志。

    继而感怀起中年后的不堪境遇。

    说实话,作为一位文采飞扬的性情诗人,曹植如此失态,本无可厚非。

    哪怕最冷酷的政客,也不至于为了这点小事去指责他。

    说到底,他不就是一个早就失势的宗王么。

    但曹植千不该万不该。

    不该在曹叡面前提到“何言子与妻”的说法。

    甄宓怎么死的?

    曹叡又是怎么一度被削爵的?

    这不正是某人铁石心肠,“父母且不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