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季汉上公,替关羽守荆州开始 > 第317章 迁都

第317章 迁都

    第317章 迁都 (第2/3页)

反对?”

    毌丘俭看了一眼曹叡,得后者首肯,这才简练答道:

    “夏侯安西反对最激烈,言宗庙不可弃。”

    “曹镇东起初只是稍有微词,但听闻安西将军的态度后,也变得激烈。”

    “陈令君虽未明言可否,但对于台阁中的反对声,也未加驳斥。”

    “至于九卿和诸尚书,则意见不一……”

    王朗脸色毫无意外,道:

    “请恕臣冒昧。”

    “我观夏侯子林此人,貌勇实怯。别看他嘴上激烈,心里指不定早就盼着离开洛阳。”

    “镇东将军嘛,勇则勇矣,但兵事之外,只能人云亦云,不足为道。”

    “陈文长倒是有见地,然则其人囿于乡党情谊,若迁往河北,则置颍汝士人于何地?便是赞同,也不便公开驳斥。说不定心中存了两可之论。”

    “余者之所以反对,多半是河南籍的士人,自然不愿意看到车驾北去。”

    “赞同者则相反。”

    说到这,王朗微微一顿,直接看向曹叡:

    “不知此事太子可有咨询左将军和司马抚军?”

    曹叡点头道:

    “左将军说若孤要迁河北,他自请留镇洛阳,继续替朝廷守护宗庙。”

    “张儁乂真乃社稷栋梁也!”王朗忍不住赞叹一声。

    曹叡:“至于司马公,倒是对此事颇为赞同,还表奏以吴质为将作大匠,先行去邺城加建宫室。”

    王朗这次稍稍有些意外,但颔首捻须道:

    “那二将根基在大河以北,自是都赞同车驾北行的。”

    盘点到这里,王朗总算给出了自己的态度:

    “就军事而论,暂避敌之锋芒,无可厚非。”

    “但迁都之事,非同小可,牵一发而动全身。”

    “若操……行之太急,容易把好事办成坏事。”

    “愚以为,殿下可先在洛阳继位,祭祀宗庙,然后广发旨意,向群臣百姓申明志向,然后再施行。”

    “且车驾须稍稍晚于百官北行,以示天子仍有守社稷的志气。”

    “如此,则可减少迁都带来的动荡。”

    这就是原则上赞成迁都了。

    曹叡脸色顿时一松。

    但还是谨慎追问:

    “若广发明旨,是否会让诸葛亮关羽等以为孤心生怯意,急袭洛阳,以至于局势大坏?”

    王朗摇头道:

    “此番河东大战,早已耗尽关中积谷。司马抚军虽败于安邑,却非没有尺寸之功。”

    “若我是诸葛亮,接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