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合兵关内,连结东西 (第1/3页)
“师善有办法速取长安?”
关城上,关平瞪大眼睛看着麋威。
与其说是错愕,不如说是期待。
麋威看了看脚下近乎完好无损的武关,却并未答复。
反问道:
“你部用了多少天攻下武关?损耗多少?”
关平即答道:
“自初次攻城算起,到先登入城,前后不过五日。”
“兵士折损不到一成,多是最初两日填平壕沟的时候被关上守军射杀的民夫。”
见麋威颔首不语,关平想了想,还是提醒道:
“虽说此战损耗不大,但这绝非武关浪得虚名。”
“只因我叩关之时,张、魏、赵等将军早已驰马于关内,魏军没有单独坚守一处武关的必要。”
“此战与其说是我部攻破武关,不如说是武关魏军得到后方命令,主动后撤,让出了关城。”
麋威这才应声道:
“如此看来,曹丕和司马懿是真的打算熬老头了。”
“难怪曹丕既要入关鼓舞士气,却又暂时止步于弘农那种险狭之地……这是不给我军任何加速决战的机会!”
未等关张两人思考“熬老头”是什么意思,他便紧随着道:
“若只从军事考虑,魏军拖延决战,我方无非两种应对方式。”
“其一是如眼下丞相的布置,先稳固已经得手的城、关,然后步步为营,推进到长安之下。”
“如此虽然失之于迟缓,且耗费糜巨,但万一车驾有失,仍能确保军情不出大的变动。”
“而只要抗住了魏军这一次攻势,那后续我军便算彻底在关内站稳了脚跟,长安早晚还是能收入囊中的。”
关平和张裔闻言各自点头。
两人都从不同渠道获悉了诸葛亮的命令。
“其二。”
“反其道而行之,不必顾念关城得失,也不去理会鲜卑人,尽起大军,攻下长安。”
“长安之重,天下皆知。若得此城,魏军便是不想决战,也只能决战了。”
这一次,关平没有点头。
张裔更是直白道:
“使君莫不是打算以‘拔城砲’来速破长安?”
麋威点头道:
“正有此意,否则此番何必急召张公北上?”
“不过张公放心,我既已知晓此砲的缺陷,自不会将此战胜算尽数寄托在这上面。”
“不瞒二位,我早前闻悉曹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