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揭短亮丑 (第1/3页)
    翌日下午,东山县委常委会议室。
    昨日的阴雨彻底消散,明晃晃的阳光透过巨大的落地窗,倾泻在光可鉴人的长条形会议桌上,却未能带来多少暖意。
    空气仿佛凝固了,弥漫着一种超越例行会议的凝重与肃杀。
    庄重的国徽高悬于主席台后方的墙壁中央,无声地注视着台下每一位与会者。
    汪杰作为市委第一督导组组长,端坐于主位,他的位置象征着今天会议的监督权威。
    王振邦、李茂才按惯例参加会议。
    两人目光平视前方,姿态稳重,但细看之下,王振邦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桌沿,李茂才则微微调整了一下领带,似乎觉得室内温度有些过高。
    刘世廷脸色略显苍白,不时端起茶杯啜饮一口。
    赵永春、刘国梁、赵强等其他常委依次排开,神情各异。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江昭宁身上。
    作为县委书记,他第一个发言。
    背后的巨大窗户将远处连绵起伏、在阳光下更显苍翠的山峦纳入画面。
    山峦的壮丽生机,与此刻会议室内的压抑气氛,形成一种无声的对比。
    “同志们,”江昭宁的声音不高,却异常清晰,字字入耳,“今天我们召开常委会民主生活会,核心目的只有一个:查摆问题,刮骨疗毒,真正改进我们的工作。”
    “这绝不是走过场、图形式。”他翻开手边的笔记本,目光如炬,缓缓扫过在座的每一位常委,以及汪杰,“按照议程,下面我代表县委班子作对照检查发言,同时也对我个人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刻剖析。”
    室内异常安静,只剩下钢笔或铅笔划过纸张的轻微“沙沙”声。
    汪杰微微颔首,表情平静中带着审视。
    王振邦和李茂才交换了一个不易察觉的眼神。
    几位常委也似乎松了口气——这开头,听起来还是熟悉的“味道”。
    江昭宁开始发言:“首先是在理论学习方面,确实存在学用脱节的现象……”
    他列举了几点,诸如系统性学习不够深入、转化运用思考不足、对新思想新要求的精髓把握还不精准等。
    语气平稳,措辞规范。
    常委们的表情进一步放松下来。
    刘世廷甚至在笔记本上轻轻点了两下笔,好像在确认某种节奏。
    刘国梁的背也稍稍靠向了椅背。
    看来,书记的自查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