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业承新责 初心护京南 (第3/3页)
集降低成本;拍戏间隙的道具、服装,全被她打包捐赠给乡村学校的话剧社。南宫蕊熙的“星光公益系列”珠宝大卖后,她带着设计团队走进乡村,教孩子们用彩笔描绘梦想,这些画作后来成了新一季珠宝的设计灵感。尹柯受邀为国际舞蹈节编舞时,特意将公益舞蹈《童梦起舞》纳入课程,鼓励学员走进乡村支教,目前已有三十多位学员加入了上官雨沫的舞蹈公益课堂;上官雨沫则会把支教时记录的孩子跳舞视频发给尹柯,为他的编舞提供鲜活素材。班小松的“校园篮球计划”也与白氏体育产业联动,从单纯捐赠器材升级为“教练下乡”服务,每周都有专业教练跟着他去乡村学校授课,上个月还成功举办了首届“京南乡村少年篮球赛”,邬童则利用自己的公众影响力,为赛事站台宣传,吸引了更多企业赞助。
深秋的一个周末,六人忙完各自事务后,又像大学时那样聚在寒凌殿的书房。班小松晃着手里的感谢信,笑着说:“西北小学的孩子们寄来照片了,他们穿着雪怡姐捐赠的话剧服,在太阳能路灯下表演节目,特别开心!”尹柯打开平板,展示刚完成的新舞段:“这是根据孩子们跳舞的样子编的,下次公益晚会就能用。”慕容雪怡望着窗外京南市的夜景,轻声感慨:“以前总觉得,演艺、家业、公益是三条平行线,现在才发现,它们能拧成一股绳——用演艺的影响力带动公益,用家业的资源支撑公益,而公益又能给演艺和家业带来最温暖的灵感。”
邬童点头附和,指尖划过桌上的《京南民生报告》:“长老们把家业交给我们,不是让我们守着过去,而是让我们带着初心往前走。只要我们六个还像现在这样并肩,就没有做不成的事。”六人相视一笑,书房里的灯光映着他们眼底的坚定,也映着京南市夜色中那些因他们而亮起来的温暖角落。未来或许还有挑战,但只要初心不变,他们就能在家业传承与理想追求的道路上,继续为这座城市书写更多温暖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