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折促成长 匠心磨细节 (第2/3页)
。”
慕容雪怡点头,轻声对孩子们说:“等会儿我们要拍你们读书的样子,就像平时一样就好,不用紧张。”她还特意和老师沟通,让孩子们朗读课文时声音大一些,确保镜头里的画面既有真实感,又能传递出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
南宫蕊熙则在教室外整理拍摄道具,她从背包里拿出提前准备的台灯——考虑到教室光线不足,特意带来补充光源;又拿出干净的抹布,悄悄把孩子们课桌上的灰尘擦干净,避免镜头里出现杂乱的画面。她做事细致,总能在细节处为拍摄保驾护航。
中午时分,村民们和邬童等人终于把小路清理干净。虽然每个人的鞋子和裤腿都沾满了泥点,但看着通畅的路面,脸上都露出了笑容。村民李大叔擦着汗说:“为了孩子们的图书馆,这点累不算啥!你们能来拍短片,让更多人关注我们村,我们高兴还来不及呢!”
下午的拍摄重新按计划推进。邬童和摄影师扛着设备,在工地拍摄工人师傅铺设地板的场景。为了捕捉到最好的镜头,邬童甚至趴在泥泞的地面上,调整镜头角度,确保画面能清晰展现工人师傅专注的神情。尹柯在一旁实时查看拍摄画面,偶尔提醒:“再拍一个工人师傅手部的特写,突出他们的辛苦。”
班小松则带着孩子们在工地附近的空地上玩耍,拍摄“孩子们期待图书馆”的场景。他拿着泡泡机,和孩子们一起追着泡泡跑,孩子们的笑声回荡在乡村的上空,镜头里的画面充满了童真与活力。偶尔有孩子好奇地凑到摄像机前,班小松会耐心地解释,还让他们透过镜头看看自己的样子,孩子们的好奇心得到满足,拍摄也更加顺利。
傍晚时分,天空果然下起了小雨。六人赶紧把设备搬到村委会的屋檐下,开始整理当天的素材。尹柯发现有一段村民清理路面的镜头因为下雨有些模糊,眉头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