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转圜的余地 (第2/3页)
有直接帮。要是有蹬鼻子上脸的想利用咱们,咱们也不是泥捏的。军统和日本人,咱们都可以利用,放心吧。”
他走回书桌后,声音压得更低:“再说日本人……终究是外来者,这津塘,这华夏,他们待不长久。别看现在他们气势汹汹,可你看看他们在太平洋上和美国人打得怎么样?再看看欧洲,德国人在苏联那边也碰得头破血流。这天下大势,迟早要变。我们现在多结一份善缘,多留一条后路,将来就多一分转圜的余地。”
阿豹闻言,浑身一震,难以置信地看着龙二。他虽然隐约感觉到二爷对日本人并非死心塌地,但如此直白地说出“日本人待不长久”的话,还是第一次。他瞬间明白了龙二更深层的用意——这不仅是在保小师弟,更是在为未来布局。
“二爷,您……”阿豹还想说什么。
“心里明白就行。”龙二打断他,眼神深邃,“这件事,必须做得干净利落,既要帮到书文他们,又不能把我们自己折进去。具体怎么操作,你亲自盯着,用最隐秘的渠道,找绝对可靠的人去散播消息。至于书文那边……不用刻意提醒,让他‘偶然’听到即可。那孩子不傻,知道该怎么做。”
“明白了,二爷!”阿豹重重点头,眼神变得坚定,“我一定把事情办妥,绝不留任何尾巴!”
……
几天后,津塘药市上悄然流传起一个小道消息:城防司令李鹤翔最近发了一笔横财,不仅查抄了一批数量不小的走私西药,还胆大包天地克扣了部分本该配发给下属伪军的药品配额,全部囤积在他在公共租界边缘的一处隐秘私宅里,准备伺机高价抛出。
消息来源模糊,似是而非,但关键细节如药品种类,尤其提到了紧俏的磺胺、大致数量以及囤积地点的大致区域,都描绘得有鼻子有眼。这种涉及军方高层、利润巨大的内幕消息,向来是黑市上最吸引人的谈资,很快便在某些特定圈子里悄然扩散。
这消息,自然也通过某种“巧合”,传到了正在一家药铺核对账目的佟书文耳中。
他当时正与掌柜闲聊,旁边一个看似来卖消息的“包打听”正唾沫横飞地向药铺老板吹嘘着自己刚听来的“猛料”。
佟书文拿着账本的手几不可察地顿了一下,随即又恢复了正常,继续与掌柜核对着数字,仿佛全然没有留意。但在他低垂的眼帘下,眼神却飞快地闪烁了一下。
当晚,佟书文在与曾铭又一次“偶然”在茶馆相遇时,借着讨论一批消炎粉价格的由头,压低声音,看似随意地提起了白天听到的“传闻”。
“曾先生,你说这世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