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144章 将计就计,老同学能来接我吗? (第2/3页)
牢,且不影响这家公司对于恒远采沙场和小岗村炼钢厂的掌控权。”
“若是这家公司能有一定的资产,可以向银行进行抵押贷款那就更好了,即然这次银行也插手了,那对方想全身而退就必须出一出血了。”
江远直接道出了诉求。
“钱放在哪个银行都不安全,我可以帮江哥,把钱转到金管所,即便法院下达冻结的命令,也别想轻易冻结金管所指定账户上的钱。”
王政沉吟道。
“第二个任务,交给我。”
“我从沪市直接找人,这一块的商业运作和法律风险规避,那边更加熟练。”
“我建议用两家乃至三家公司,依垂直股权的部署,分别控股这家用于背债的公司,然后利用合同法把公司权利和债务主体进行分拆。”
“江哥到时候只需要享受好处,债务和责任会有公司法人去扛。”
杨祐志道。
“事成后,我再迎你们风光入场。”江远点头一笑,做出承诺。
风险他担。
好处大家分。
活,两个人还是要干一些的。
然后三人又谈了一些具体的细节,毕竟对手不是傻子,更是浸淫金融业和房地产的老江湖了。
让王政和杨祐志出手,更的是借助他们这些二代手里的特权。
不管什么历史朝代,对付商业最好的手段就是利用特权。
一权降十会,正是如此。
稍后王政和杨祐志就先去安排去了。
对于江远而言,这个坑是肯定要往下跳的,但在此之前,还是有事要做的。
江远拨通了赵雅的电话。
“赵姐,昨晚聊的大生意,我原则上同意。”
“不过在此之前,另外一家采沙场和三十张本地货车牌照,我要先拿下来。”
江远直言道,开胃菜对方肯定会放手的,不要白不要。
“好,我这就去跟进一下。”
“我想问题不大。”
赵雅明显很高兴,很快就挂了电话。
江远不确定赵雅是否参与到了银行和方天宇之间的联手之中,所以有些话他无法明说,也没办法询问。
但不管方天宇还是赵雅所在的银行,他都必须狠狠的报复一下。
临近傍晚下班。
“江远已经谈好了。”
“上面的意思,为了避免夜长梦多,希望你能尽快赶过来一趟。”
“另外关于恒远采沙场和小岗村炼钢厂,最好先签一个意向书。”
赵雅打过来电话。
“好!”江远一口应下,意向书,这有多着急?
稍后江远就赶往了赵雅所在的银行。
此刻赵雅和宋琳琳都在银行门口等待,对于两女这是一次大的交易。
“赵姐,宋助理。”江远停好车,笑着走过去。
“江科长,去我办公室吧。”赵雅笑着道。
“好。”江远点了点头。
稍后就来到了赵雅的办公室。
原本以为会有不少人,没想到只有赵雅和宋琳琳两个人来主持。
先交易的是,其中一家采沙场和三十张本地货车车牌的转让。
银行方面拿出了委托书。
江远和银行直接进行交易即可。
这两块花了三千多万,比上次购买高良和雷狱的采沙场和车牌要贵的多,但没办法,到了后期就是打明牌了,只会越贵。
这两个诱饵,只是卖三千多万其实算极其廉价了。
稍后关于恒远采沙场和小岗村炼钢厂股份的意向购置协议也进行了签订,意向书而已,只是象征性的标注了两百万的违约金,他倒是无所谓,直接就签了名字。
等负责合同的银行同事离开后。
“江远,不如今晚去姐那里?”赵雅毫不避讳宋琳琳,坐到了江远身边挽着他的胳膊,胸前大雷不断的磨蹭着。
“赵姐,今晚怕是不行了。”
“我约了几个熟悉炼钢厂的人吃饭,总不能花了钱,不知道怎么管理吧。”
江远呵呵一笑拒绝了。
“这样啊,那就改天吧。”赵雅微微一愣,感觉江远是故意疏远,不过也想不通是为了什么。
便不再多想了。
就在这个时候,外面响起了敲门声,很快一个女子恭敬道。
“赵副行长,王行长让你现在就过去一趟。”那个女子恭敬道。
“我知道了。”赵雅点了点头。
“赵姐你先去忙吧,估计王行长迫切想知道,我们是否完成了签约。”江远笑着起身道。
“琳琳,你帮我送一送江科长。”赵雅歉意点头,然后就安排自己的助理去送江远。
等赵雅走后。
两人也一并朝着银行外面走去。
“江科长,其实这几天赵行长为了你的事,可是没少操心,都熬了好几夜了。”
“别看刚刚签约那么快,但背后做的工作可是一点也不少。”
宋琳琳忍不住道。
江远刚刚拒绝赵雅的一幕,任何一个头脑清醒的人都看出了,那是客套的婉拒,她也搞不懂是为什么。
“是吗?”江远沉吟道。
“你难道没看到她的黑眼圈,虽然用遮瑕膏掩盖了一下。”
“但也能看的出来,才对。”
宋琳琳苦笑道。
“我知道了。”江远想想确实赵雅看上去疲惫沧桑了不少,不过这个关键时候,他也只能当做没看到。
其实不和赵雅过分亲近。
何尝不是保护赵雅。
希望到时候这家银行亏大发的时候,赵雅不会怪他。
若不是提前洞察了对方的阴谋,或许今天签的就不是意向书,而是正式版的合同。
一旦资金被划拨到指定账户。
他可就有很大可能,一盆如洗了。
此刻赵雅在行长办公室里。
赵雅把刚刚的签约过程,复述了一遍。
“江先生,对于收购恒远采沙场和小岗村炼钢厂百分之三十的股份,没有提异议?”王德发笑着道。
“没有。”
“毕竟他委托我们银行的购置对象,其意已经很明朗了。”
“所以不管是恒远采沙场和小岗村炼钢厂的股份,无疑都是他需要的。”
“还要多谢王行长,能够牵头拍板,把这份好处给了江先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