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四合院:从怒怼众禽开始走向巅峰 > 第一卷 第71章 技术之争

第一卷 第71章 技术之争

    第一卷 第71章 技术之争 (第1/3页)

    林凡指出宋运辉计算模型中潜在缺陷的那一下,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石子,激起的涟漪远超预期。

    宋运辉虽然认可了林凡的观点,但他并未放弃自己的核心判断——即必须对进口设备的原始参数进行修正。他只是需要完善自己的模型,使其更贴近实际。

    接下来的几天,林凡和宋运辉仿佛较上了劲。两人一头扎进了数据的海洋里,反复测算、辩论、验证。宋运辉负责理论计算和公式推导,林凡则更侧重于从实际设备运行经验和流体力学角度提出质疑和补充。他们常常为了一个系数、一个假设争得面红耳赤,引得项目组其他人侧目不已。

    但这种争论是纯粹技术层面的,反而让两人有种惺惺相惜之感。宋运辉惊讶于林凡广博的实践知识和敏锐的工程直觉,林凡则欣赏宋运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追根究底的执着。

    然而,他们的频繁接触和“离经叛道”的讨论,很快引起了项目组负责人——一位姓冯的副总工程师的注意。

    冯总工五十多岁,是厂里的老资格,技术经验丰富,但性格偏于保守,对这套昂贵的进口设备怀有某种敬畏心理,坚信“外国的月亮比较圆”,认为严格遵循外方提供的操作规程和技术参数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这天,冯总工终于忍不住了,把宋运辉和林凡叫到了办公室。

    “小宋,还有这位……林工是吧?”冯总工坐在办公桌后,面色不虞,“听说你们最近对连铸机的冷却参数有很多‘高见’?”

    宋运辉立刻想开口辩解,林凡轻轻拉了他一下,上前一步,客气地回答:“冯总工,我们只是在做一些技术上的探讨,觉得原始参数可能不完全适应我们厂的钢水条件,尝试做一些优化……”

    “优化?”冯总工打断他,语气带着嘲讽,“国外几十年的成熟技术,成千上万家钢厂都在用的参数,需要你们两个年轻人来优化?你们才接触这套设备多久?懂它的精密和复杂吗?”

    他站起身,走到墙上的工艺流程图前,用手指点着:“每一个参数都是经过精密计算和无数次实践验证的!随便改动,万一出了事故,影响了设备寿命,谁负责?你们负得起这个责任吗?”

    宋运辉忍不住了,争辩道:“冯总,科学是实事求是的!我们的钢水成分和冷却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