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四合院:从怒怼众禽开始走向巅峰 > 第一卷 第70章 结识“技术疯子”

第一卷 第70章 结识“技术疯子”

    第一卷 第70章 结识“技术疯子” (第2/3页)

我看看你的计算过程吗?”林凡提出了请求,“我对这个问题也很感兴趣。”

    宋运辉犹豫了一下,或许是出于技术人员的分享欲,或许是因为林凡态度诚恳,他点了点头,带着林凡回到了他那间杂乱却“富有”的办公室角落。

    他拿出厚厚一沓计算稿,上面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公式、数据和推导过程。“你看,这是热传导微分方程,这是钢水成分差异的修正系数,这是基于我们厂实测冷却水流速和温度的数据代入计算后,得出的理论最佳参数范围……明显比原始数据区间要窄,而且中心值偏高……”

    宋运辉讲起技术来语速飞快,逻辑清晰,眼睛里闪烁着自信的光芒,与平时沉默寡言的他判若两人。

    林凡认真地看着,听着。宋运辉的计算功底非常扎实,推导严谨,其思路甚至带有一些超越这个时代的前瞻性。但是……

    林凡的眉头微微皱了起来。他指着计算稿中间的一处假设,问道:“宋工,你这个地方,假设冷却水在辊子内部管道中是理想层流状态,压损恒定。但这个假设,在实际生产中,尤其是在高流速、管道有轻微结垢或变形的情况下,是否完全成立?”

    这个问题一针见血,直接指向了宋运辉整个计算模型的一个基础假设!

    宋运辉猛地一愣,像是被点中了要害。他下意识地反驳:“理想层流是标准计算模型的基础假设!所有手册上都这么写!”

    “手册是理论,实际是实际。”林凡语气平和却坚定,“我之前在轧钢厂遇到过类似问题,冷却效果不理想,后来发现就是因为管道内部轻微锈蚀导致流态变化,局部形成了湍流,影响了换热效率。虽然你这个计算大部分正确,但如果这个基础假设在实际中不完全成立,你的修正参数可能就需要再次调整,甚至可能矫枉过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