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69章 初到贵宝地 (第3/3页)
焦点似乎是关于连铸机扇形段某个辊子的冷却参数设定问题,一方坚持采用设备供应商提供的原始数据,另一方则认为需要根据国内钢水质情况进行调整。
争论得很激烈,但似乎谁也说不过谁。
林凡微微皱眉,他凭借现代知识体系和在红星厂的经验,直觉感到调整参数的一方可能更贴近实际,但缺乏足够的数据支撑。
就在这时,板房最里面的一个角落,传来一个略显清冷但又异常坚定的年轻声音,声音不大,却清晰地压过了争吵:
“你们的争论没有意义。原始数据是基于国外纯净钢水设定的,我们的转炉钢水杂质和气体含量不同,热传导效率根本不一样。不进行修正,必然导致铸坯内部裂纹发生率超标百分之三十以上。这是计算的结果,不是猜测。”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个戴着深度近视眼镜、身材瘦削、脸色有些苍白的年轻人,正伏在一张堆满图纸和计算稿的桌子上,头也不抬地说着话,手里还飞快地滑动着计算尺。
那应该就是宋运辉了。林凡心想。
果然,一个年纪大些的技术员有些不悦地说:“小宋,你又来了!天天算算算,国外专家也是你能质疑的?出了问题你负责?”
宋运辉终于抬起头,镜片后的目光锐利而执着:“科学计算的结果,为什么不能质疑?如果明知道有问题却不纠正,那才是真正的负责吗?”
他的话语直接,毫不圆滑,顿时让那位老技术员下不来台,气氛更加尴尬。
林凡站在门口,看着那个沉浸在自己世界里、却又敢于坚持技术的年轻人,仿佛看到了某种意义上的同类。
他心中一动,并没有立刻进去打断,而是默默地记下了他们争论的技术要点。
看来,这北方钢铁的水,果然很深。而这位宋运辉,也果然是个有意思的人。
真正的交流,恐怕不会那么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