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此子,竟如此阴毒! (第3/3页)
定,中看不中用的银样腊枪头,也不是没有。”
    郑国夫人拿起帕子掩嘴吃吃笑道:“我看着倒不像,这会儿下马,胯下起跃有力,只怕不凡呢。”
    也不知想起了什么,郑国夫人脸蛋儿浮起晕红。
    “武者炼精化气,也难说。”韩国夫人笑的花枝乱颤。
    魏国夫人坐在不远处,听着两个艳妇娇娃嘴里开着黄腔,面容阴沉如冰,手中茶盅“咔嚓”一声碎裂。
    神都百姓,说什么三夫人,简直胡说八道!
    她耻于二人为伍!
    韩国夫人芙蓉玉面笑靥似花,转眸看向魏国夫人杨思敏,故意问道:“思敏,怎么了,这瓷杯不合你的心意?”
    她倒是信那个传闻了,据说杨思敏之夫是被捏爆…死的。
    “这茶不好喝,清明雨后的,有些老了,入口发馊。”杨思敏拿过帕子,轻轻擦着手中的茶叶,俏脸煞意笼罩。
    韩国夫人雪肤玉颜上的的烂漫笑意敛去了一些,暗道,当她听不懂?在这指桑骂槐呢?
    这个杨八妹,性情泼辣,一张利嘴给刀子一样,谁敢娶了她?谁家祖上只怕要倒了八辈子的血霉!
    沈羡一行,已经率领骑队,在众星拱月当中,来到近前。
    少年神色冷峻,目光平静。
    仍在思索着凝练武道意志一事。
    左边儿落后半步则是薛芷画,而右边落后半步则是脸上挂着笑意的郑观应,以及几位麒麟阁属吏。
    而韩毅则在沈羡马头,手持缰绳,给沈羡牵着马。
    “那就是沈学士?看着竟如此年轻?”
    “虽是年轻,可是从五品了。”
    “当真是一表人才,年轻有为。”
    此刻,长公主立在半空,看向那蜀锦武士服的少年。
    “沈学士来了。”
    人群让开路途,让麒麟阁等人过去。
    “沈学士。”陆绩目光落在那少年脸上,问道:“本官奉天后之命,见证此次比试,沈学士可曾准备好了?”
    下方看台众人都看向那马上的少年,这个近些时日,搅动京中风云的少年。
    沈羡朗声道:“在下在想崔卢二族所言,多有不公平之处。”
    “哦?”
    长公主同样诧异看向沈羡。
    此言一出,四方看客皆是交谈接耳,议论不停。
    “崔卢二族的战书中只提及了沈某输了以后,要向崔卢二族大宅前负荆请罪,却没有提及沈某胜后,崔卢二族要做什么。”沈羡面色淡淡,但声如金石,掷地有声:“赌注不对等!”
    他前世有时候看到一些网文的赌约就觉得麻,为啥没有敌人败了要输什么的选项?
    什么阿猫阿狗都能和主角赌斗是吧?
    “你想要什么赌注?”崔尚开口道。
    朱雀司都指挥使陆绩道:“沈学士,这位是给事中崔尚,也是崔族中人,可以全权代表崔氏一族。”
    “也可代表卢氏一族。”
    这时,芦篷看台下的卢氏族人中响起卢子凌的声音,一时间引起不少人瞩目。
    长公主讶异道:“沈学士,你想要什么赌注?”
    “崔卢二族子弟如果输了,就一左一右挂在旗杆上七日,还要挂上横幅,上书四字……”沈羡朗声道:“国贼崔卢!”
    此言一出,全场哗然,继而是议论纷纷,兴高采烈。
    崔衍拍案而起,脸色铁青,怒道:“竖子猖狂!”
    卢德真原本与一旁的卢家二代叙话,闻言,面色怒气翻涌,道:“好胆!”
    而崔佑、卢子凌等人脸色同样不好看。
    崔玫暗蹙修眉,目光紧紧盯着那少年。
    此人是要将国贼崔卢四字,传之于天下吗?
    至于来敬和周良,二人原本漫不经心谈着话,忽而如遭雷击,惊异非常地看向那少年。
    杀人,还要诛心!
    来敬眯了眯眼眸,看向那少年,头一次生出重视。
    此人阴毒诡谲,不在他之下,甚至尤有过之!
    因为,此招式的确阴毒,可以想见,崔卢两族一败,子弟被挂在旗杆上七日,百官去上朝,都能看到国贼崔卢四字,那画面太美……
    杨攸行眉头紧锁,脱口而出道:“此子,竟如此阴毒?”
    自也想到了这种场景。
    可以说,有种大开眼界的感觉。
    悬在旗杆上不说,还要挂在旗杆上七日,拉起一道横幅,国贼崔卢。
    杀人不过头点地!
    杨思敏听到此言,挑了挑柳梢眉,纠正道:“赵王兄,以牙还牙,以眼还眼,谈何阴毒?”
    这样一来,崔卢两族的脸就被扔在地上,被反复践踏,再吐几口唾沫,对敌人就该这样!
    薛芷画则是目光怔怔看向那神色淡然,双眸微眯,似乎一副没睡醒的少年。
    “古有商君徙木立信,今有沈学士悬杆立威!”
    崇文馆的一个青年官员,眼眸一亮,高声道。
    而此言一出,迅速传播开来。
    徙木立信,悬杆立威!
    长公主心头闪过一道亮光,看向那仍是一副淡然神色的少年,美眸异彩连连。
    “负荆请罪,悬杆立威,沈学士不愧是昭文馆学士,暗藏机锋。”有一些觉得干巴巴比武没有多少趣味的国子监监生,都暗暗点头。
    崔卢两族是世家阀阅,兰溪沈氏那也是书香门第啊。
    “崔卢两族拾人牙慧,沈学士倒是另辟蹊径,只怕将来要成为典故。”
    犹如大景名相陆象先的一句“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后来成了传扬天下的成语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