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妖后,等着瞧!(五千六百字,俗事已了,明日恢复二更) (第2/3页)
天女转世,下凡于大景,拯救世人疾苦,贫僧以为,可在龙门伊阙之地,以娘娘之容貌,为菩萨法相,凿一石窟,镇压天下妖魔。”
    天后闻言,柳眉之下,凤睛眸光闪烁了下,分明颇为意动。
    意念勾连镇国神兽朱雀,询问意见,得到了一道“可”的讯息。
    沈羡看着这一幕,将慕容玥的神色变化也纳入眼底,并没有说话。
    引佛门入世,本质上是为了抗衡太清、玉清两教,他除非身后也有仙宗势力支持,否则阻挡不了这等佛法再兴的大势。
    不过,天后应该会在事后问他的意见。
    天后似是面色迟疑了下,道:“开凿石像,征发徭役,大兴土木,未免劳民伤财。”
    赵王杨攸行道:“娘娘,小王已经寻好匠师和民夫,至于银钱,各地富商士绅闻修佛寺这等大功德之事,都有输献,不劳朝廷国库一两。”
    佛门要的只是在大景的传教自由,初始并不奢望如道门一样,以天下道田供奉修建道观。
    当然,切香肠战术,一步步改易世人的思想。
    当年,萧齐皇帝三次舍身入佛寺,也不是一蹴而就的。
    蔡恒苍声道:“娘娘,此事只怕太清、玉清两家不允,多有阻挠,横生波折。”
    天后冷声道:“如今天下妖邪作乱,两家门人袖手旁观,如是不允,那就为降妖除魔之事多出力。”
    说着,天后看向法明,道:“法明大师先行建寺庙,修佛塔,不必顾忌道门中人。”
    法明此刻见得了允准,心头大喜,道:“娘娘,待白马寺建成之后,贫僧将在白马寺汇集诸我教之诸禅师,举办盂兰盆会,于水陆道场,宣扬佛法,超度妖鬼,届时,还请娘娘出席观礼。”
    沈羡听着法明之言,不由将目光落在天后身旁的慕容玥脸上。
    上清一家对佛门的扩张,似是暂且容忍。
    “法明大师,此事朕允了。”天后朗声道。
    法明道:“贫僧近来得教中师兄所赠《华严经》、《宝雨经》数卷,想要译成本朝经文。”
    天后想了想,说道:“许卿。”
    “臣在。”同中书门下三品、昭文馆大学士、礼部尚书许实拱手道。
    “召集昭文馆通晓梵文者,齐至白马寺,将法明大师所言之经书翻译成本朝文字,以供传播。”天后吩咐道。
    “臣谨奉诏。”许实面色一肃,拱手应是。
    天后吩咐完此事,道:“法明大师先行歇息,赵王,你陪着法明大师一同下去,全力协助修寺庙、凿佛窟,译佛经一事。”
    赵王杨攸行闻言,拱手称是。
    佛法东传之事,看来娘娘已经允准,此后不会再有波折。
    杨攸行说着,领着法明以及两个僧人,出了乾元大殿。
    只是,杨攸行路过长公主一行三人时,不由多看了一眼沈羡。
    待赵王杨攸行离去,门下侍中姚知微出得朝班,脸色凝重,语气忧心忡忡:“娘娘,佛法再传神州,臣恐天下广建佛寺之后,百姓卖儿卖女,也要将财富投于佛寺,以助香火。”
    “姚卿勿忧,朕不是齐武帝。”天后不以为意道。
    她会兼用佛道,以佛抑道,以道制佛,不会使一家独大。
    姚知微闻言,心头忧虑却并未减少分毫,劝谏道:“只是那时积重难返,想要再行清除梵门影响,就不大容易了。”
    有道是,请神容易送神难。
    尚书左仆射张怀道,同样附和道:“娘娘,佛法善于蛊惑世人,百姓不知底细,为其所惑,乃至于来日地方官吏和庙堂公卿,今日谈玄之风大盛,来日未必说禅之风将起。”
    魏学谦拱手道:“臣请娘娘三思。”
    沈羡暗道,这几位宰辅看问题还是比较精准的。
    或者说,朝堂上没有蠢人,都是在各自的立场上说话。
    姚知微想了想,转眸看向沈羡,问道:“沈学士学究天人,博古通今,不知如何看这梵门佛法东传一事?”
    此言一出,殿中诸宰辅都齐刷刷看向那面容清竣、神情沉凝的少年。
    可以说,一次朝会,以犀利言辞弹劾两位宰辅,使其面惭而辞。
    沈羡已成功让大景朝堂诸臣记住了自己。
    沈羡暗道,真就沈先生解答世间万物?
    天后闻言,同样将目光投向沈羡,问道:“沈先生,方才为何不言?”
    她以为法明传法,沈慕之会出言劝谏,不想方才竟是不发一言。
    沈羡道:“此为局势所迫,一时权宜之计耳,臣不知从何而言。”
    天后闻言,一时默然。
    沈羡生果然对局势洞若观火。
    不是她想引佛门,而是不得不引佛门。
    李景一朝引道门为国教,在中枢得门阀世家子弟为声援,在州县地方上又得官民相护,单靠国朝百年培养的朱雀使,难以与其抗衡。
    沈羡朗声道:“圣皇御极天下,统御九州万方,兼用佛道儒,神妖鬼,使其为天下,为社稷,为苍生谋事,而不使其欺压世人,恣意乱为,娘娘已具圣皇气象矣。”
    佛门能不能用?先凑合着用,随时移世易,再行变化不迟。
    姚知微闻言,心头叹了一口气,道:“那来日梵门势大,尾大不掉,如之奈何。”
    沈羡默然片刻,道:“要相信后人之智。”
    此言一出,姚知微面色怔忪了下,叹了一口气。
    兵部尚书魏学谦深深看了一眼那少年。
    长公主问道:“沈学士可有策略?防微杜渐,以备来日。”
    沈羡道:“有倒是有。”
    此言一出,殿中诸宰辅皆惊。
    国师慕容玥也看向那少年,暗道,此人有制佛门泛滥之法?
    沈羡斟酌着言辞,道:“朝廷应当颁布《梵门弘法之戒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