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热烈欢迎 (第1/3页)
执夫轻声应道:“嫂子,我记住了。你在家要照顾好母亲。”
“这次去楚地,回来恐怕也要很久。”
修渠不是小事,少则数万人,多则十几万,耗时短则一年,长则难以预料。
倘若百越趁机作乱,那更是难以预料要多久才能完成。
待一切安排妥当,执夫亲自率领五万黑甲骑兵奔赴楚地。
虽说嬴政给了他十万兵权,可另外五万却迟迟未补。
按嬴政的说法,执夫能安抚楚地百姓,要补齐五万人马应当不是难事。
好在,嬴政还是将十万大军的装备交给了他。
毕竟他国军械与秦国相较,实在难以匹敌。
大秦虎骑,乃是精锐中的精锐,若因装备而削弱战力,那就得不偿失了。
在执夫的统领之下,五万身披黑甲的骑兵队伍缓缓踏入楚地境内。
楚地钟灵毓秀。
执夫在当地百姓心中,犹如天降神将,所到之处无不夹道欢迎。更令人感动的是,他此番来意并非征战,而是为了百姓福祉。当他告知众人此行目的是修筑沟渠时,整个楚地为之震动。引水灌田,对于常年受干旱困扰的百姓来说,简直是梦寐以求的大事。
过去,多少田地因无水灌溉而荒芜,多少人家连日常饮水都成问题。如今,执夫来了,带来了希望,也带来了改变命运的机会。他要带领大家修渠引水,汇聚天下之水,润泽这片土地。
在楚地各地。
执夫一声号召,大军所至之处,百姓纷纷响应,自愿加入修渠队伍。
短短十余日,参与修渠之人已近十万。
这些人,皆是自发前来,满怀期待。
在会稽一带。
因地处百越附近,百姓们便主动承担起为众人做饭的任务。
然而家中存粮本就有限,想要供应十几万人的饮食,实在困难。
为此,执夫组织百姓上山狩猎,同时从其他城池调拨粮食。
另外,他派人快马加鞭,送信至秦国,向嬴政请求支援部分粮草。
毕竟征伐百越之时,他未动用秦国一兵一卒,连军资也尽量自筹。
咸阳宫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