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三章 一群老狐狸,还想试探朕 (第2/3页)
早朝的时候,钱谦益跳出来上奏。
“陛下,泰西各国的贸易封锁已经开始实施。”
“据臣所知,咱们大晋有三十多家兵工厂需要从泰西进口精钢和火药原料。”
“还有十几家织布厂需要进口他们的纺织机械。”
“更不用说那些钟表、玻璃、药品这些民用商品了。”
“这些东西一旦断供,影响的可不止是工厂和商人。”
“老百姓的日子也得跟着受罪啊。”
他这番话说得忧心忡忡,好像真的是在为国家为百姓操心。
但话里话外都在暗示一件事,这个封锁会给大晋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而造成这个后果的根本原因,就是刘启之前的强硬政策把泰西各国全都得罪光了。
兵部侍郎李廷机也跟着附和。
“钱大人说的没错,臣这几天已经收到好几份急报。”
“神机营那边说他们库存的火药原料最多还能撑三个月。”
“海军那边更惨,他们新造的几艘铁甲舰还缺关键的蒸汽机部件。”
“没有泰西的那些精密零件,这些战舰根本就开不动。”
“臣以为,陛下是不是该考虑一下,派使节去跟泰西各国谈判。”
“咱们可以在某些问题上做出让步,换取他们解除封锁。”
“毕竟,国家的发展才是第一位的,一时的面子问题,不值得拿国运去赌。”
他这话说得更直白了,就差没指着刘启的鼻子说你这个皇帝太刚愎自用了。
现在把人家惹毛了,赶紧服个软认个错,别把国家拖进深渊。
大殿上的气氛一时间变得有些微妙起来。
不少官员都在暗中交换眼神,他们都在等刘启的反应。
如果刘启真的按照李廷机说的去做,那就说明这位新皇也不过如此。
遇到点困难就怂了,那他们以后说话的分量就能重一些。
如果刘启死撑着不服软,那他们就能借着这个由头不断给刘启施加压力。
等封锁的影响真正显现出来,等百姓开始抱怨的时候,他们就能名正言顺地逼刘启让步。
无论哪种结果,对他们来说都是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