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爷孙论儒 (第2/3页)
求情有了点保障。
可这个想法刚起,高殿上传来皇帝无情的声音:“不过,仅凭此术还无法饶恕汝父,那逆子迂腐,就该受到教训。”
呃!
子婴直接破防,敢情秦始皇这厮在忽悠他,却也不敢回怼回去,秦始皇暴戾,万一来个六亲不认,那他就完了,父亲就是最好见证。
“那我父,”子婴还想争取,却被皇帝愤怒地打断了,“汝父如何?无用的蠢蛋,行事软弱,大事不争,小事鄙夷,实非良君。”
“你莫要为他求情。”
“这,”子婴直接语塞,不过皇帝的话有些令人捉摸不透,‘实非良君’好像别有意味,前面骂了那么多,后面一个‘君’,怎么看都自相矛盾?莫非?
子婴想到一种可能,却很快否决了,就秦始皇对父亲的态度,目前应该不会有如此看法。
“不过,朕倒有个问题想问你,”语气很冰冷,听不出丝毫感情,“扶苏学儒,可是好事?”
皇帝突然之间转移话题着实令子婴适应不了,而且还是问如此难题,他犯难了。
儒,涉及到诸子百家,谁敢说是不是好事?要说非好事,那就是对孔孟圣学的否定,必为天下儒士唾弃,如果持肯定态度,那父亲的行为貌似也不符合。
汉朝有天下百术独尊儒术,说明儒学的重要性,但这里是大秦,皇帝推崇法家,儒学就不一定是好术了。
这是送命题。
当然,如果是老登,他可以忽悠,但眼前人是当今皇帝,真要忽悠死都不知道怎么死。
不过,话还得要回答:“孙儿认为,好坏参半。”只能模棱两可地回答,两头都不得罪,投机取巧。
“何出此言?”
子婴想了想说:“儒学乃圣人之学,学之可以修身治国平天下,当然,也是相对而论,学者用于正途利大于弊,但如被儒学束缚起身,反而适得其反,就如父亲般,他受儒家熏陶已久,如能举一反三,定能有益于社稷,为皇祖父分忧,但父亲太过于执拗,钻了牛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