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河洲卫 (第3/3页)
都安置好。
令人意外的是,那野牛精体内,竟养出了一颗牛黄,足足有拳头大,众人如获至宝,但也不敢私藏,连带着熊胆一块孝敬给了姜宁。
这牛黄熊胆,也是两件宝物。
姜宁也不客气,收下这两个物件之后,与众人分道扬镳,一往双叉岭刘家庄去,一往东方去。
…………
清晨,河州卫城池大门。
值门的兵丁百无聊赖的打着哈欠,拄着手里的长枪打瞌睡,对来往的客商行人貌似不甚关注。
但若是真的看到了蹊跷的,便知道边军的一双招子是多么毒辣。
见那行人形色不对,亦或客商车辙有异,原本昏昏欲睡的痞赖军汉,摇身一变就成了下山猛虎,好一顿搜检。
这里是唐国的边城,往西百里,就是双叉岭地界。
也就是大唐兵锋赫赫,周遭异族不敢冒犯丝毫,这才在双叉岭乃至两界山有了庄子人家。
否则,自河州卫往西百里,都属于“战略缓冲地带”,一旦有战事,这就是排兵布阵的战场。
“站住,从哪来,到哪去啊?”
这时,一位边军突然抬起了手中横刀,拦住了一人去路。
却见这人是一位英武俊秀的青年,身穿狼皮氅,内搭一身青袍,背负一柄人高的奇异兵刃,以及两个包袱。
“在下姜宁,两界山人士,奉家祖遗愿,路过河东卫,往关中去。”
“关中?你家阿翁有什么遗愿,要你跑这么远?”
那边军扯了扯嘴角。
姜宁不答,只是从怀中摸出一个黑漆漆的木牌,被摩挲的油润发亮,显然是原主人的爱物。
那边军不识字,便喊了一旁值守的书簿来看。
书簿接过来一看,大惊失色。
却见那牌子正面,右侧写着“使持节都督泸戎荣三州诸军事泸州刺史程”,中间则是“亲兵营”三字。
牌子背后,则写着“校尉副官姜守拙”。
书簿一眼就看着,这牌子不可能有假,问道:“敢问郎君,令牌上尊讳姜守拙者,是您的?”
“正是已故家祖。”
姜宁点点头。
书簿闻言,对着姜宁行了一个叉手礼,而后看向边军,指着姜宁道:
“此乃程知节公亲兵老营校尉副官之后,乃是军属,不可无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