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被架空的第十五军 (第2/3页)
,总兵力约三万多人,其中日军士兵还不到一万人。
饭田祥二郎早就能猜到,在两个师团被李幼盛歼灭后,自己的司令官职位恐怕难保,却没料到会是以这种方式被架空。
与此同时,李幼盛的部队中。
“报告!英军又发来了电报,山城方面也发电催促了!”
此时,李幼盛的部队正沿着敏金山脉,向密支哪前进。
眼下,李幼盛想要扩大自己在缅甸地区的影响力,就必须扶持当地势力。曼德勒及周边部分地区已被李幼盛的部队反复征战,再加上洪水灾害,短时间内难以恢复元气,因此他将目光投向了缅北。
缅北地区活跃着大量华人,其中不少人是明末时期为躲避战乱迁徙过去的,到了清末民初,又有一批人前往定居,在这片区域发展势力相对容易。
除此之外,李幼盛进军缅北还有一个目的 —— 接收英军的物资。
此前,曼尼普尔河和英帕尔地区已被李幼盛 “卖给” 了鬼子,如今若想接收英军物资,只剩下一条路线:通过胡冈谷地。
那里有一条走廊,可直通布拉马普特拉河谷平原最东端的瑙贡县。
瑙贡县在后世的名称是丁苏吉亚。若仍不熟悉这个地方,它还有一个更知名的标签 —— 史迪威公路的起点,且该区域蕴藏着大量石油。
这片区域是李幼盛未来发展的关键,绝不可能让给印度,因此他必须提前部署。
“发电报有什么用?他们答应我们的条件了吗?”
对于山城方面的电报,李幼盛嗤之以鼻。如今即便他翻脸,山城方面也不敢与他彻底决裂,只能不断发电报劝说,甚至还打算派出专员协调。
至于英军,虽已口头答应李幼盛的各项条件,比如提供一百辆坦克、三百辆汽车、十万支步枪、一千万发子弹等,但这些承诺至今未兑现。
好在李幼盛目前并不缺物资,也不着急,便一直与英军周旋,秉持着 “不见兔子不撒鹰” 的原则 —— 英军什么时候把物资送到,他才会什么时候出兵协助。
“他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