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从逃妾到开国女帝 > 11 第十一章 膈应

11 第十一章 膈应

    11 第十一章 膈应 (第3/3页)

自己的影子怔怔片刻,有些迟疑地开口:“你这两天……救了不少胡人?”

    崔芜:“那又怎样?”

    丁六郎舔了舔嘴角:“他们伤好后,会不会继续屠杀中原百姓?”

    崔芜沉默了一会儿,放下手中奶碗。

    “你想说什么?”她问。

    丁六郎有些慌乱:“我没有指责你的意思,你也不容易。说起来,要不是有这份手艺,咱俩现在都去找阎王爷报到了。我就是、就是……”

    他烦躁地抓抓脑袋:“我就是……过不了心里这道坎。”

    崔芜:“……”

    不知是不是想多了,但这小子说话总给她一种异样的熟悉感。

    崔芜原本酝酿了一肚子冷诮讥讽,被这么一打岔倒是消散大半。她重新组织了下语言:“胡人破城,是我让他们干的吗?”

    丁六郎:“不是。”

    崔芜:“是我让他们屠戮百姓吗?”

    丁六郎:“也不是。”

    崔芜:“我有权调动军队阻击外敌吗?”

    丁六郎:“……没有。”

    崔芜定定看着他:“我不是发动战争的元凶,也没有退敌的本事——有本事有权柄的,早在得知澶州失守时,就带着一家老小逃亡出城,将满城百姓留给胡人欺凌。”

    她指的是病入膏肓的晋帝,出入伤兵营很容易探得消息,其中就包括后晋皇族的下落。

    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一跳,原来胡虏南下并非毫无预兆,至少宫中和百官就提前一日得到消息。

    然而他们什么也没做,既没有组织军队守城,亦不曾疏散百姓逃命,只管拖家带口脚底抹油。

    还真是一如既往的混账无能。

    “我指望不上旁人,只能指望自己,乱世求存已是不易,丁六郎君还要指摘我求生的姿势难看吗?”

    丁六郎不说话。

    崔芜也没过分紧逼,将剩下的一点烤肉塞进嘴里。

    她其实明白丁六郎的心情,当她在伤兵营中认出险些砍了丁六郎的胡人时,当她想到放任这些胡人伤愈,他们手中的屠刀迟早会沾染中原百姓鲜血时,说不膈应是假的。

    但她没别的办法,她想活。

    莲座上的金身不渡人,高居庙堂的贵人不管事,她只能自渡。

    又三日,铁勒大军启程北归,胡人掳掠的汴梁百姓果然被裹挟在队伍中。

    崔芜亦在其列,只是她日日在伤兵营混着,已经混成半个军医,更兼胡人凶悍,心性却多憨直,承了她的照顾,待她总比旁的俘虏客气几分。

    是以,崔芜不必如旁的俘虏一般绑成一串艰辛跋涉,而是裹着皮毯坐在粮车上,连带丁六郎也沾了她的光。

    此时已近五月,纵然一路北上,却不见想象中“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景象(1)。春风过境,冻土催化,绿意生发。官道两旁时而可见探头野花,虽只零星数点,却不难想象来日乱花迷眼的盛景。

    崔芜一时多瞧了两眼,就看到乱花与浅草深处,明显浅了一个色调的异物。

    是腐化了一半的尸骸。

    个头瘦小,身量不足,约莫是未长成的孩童。

    崔芜胸口一窒,眼前的春日盛景骤然退色,脑中莫名浮现出几句话——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2)

    再一次地,崔芜心生感慨:可惜,我麾下无兵,手中无权……

    崔芜并不打算与胡人一世为伍,从入胡营的第一天就在盘算出路。

    前提是,她知道往哪跑。

    如今世道纷乱,苍生如刍狗,若不能寻得一方豪强庇佑,到哪都是任人宰割的命数。

    在经历汴梁城破之前,崔芜是这样想的,如今却有了别的看法。

    纵然豪强势大、金主靠谱,也难保没有别的变数——好比萧二,一路行来对崔芜照拂有加。甚至有一度,崔芜生出随他去新东家考察一番,若是靠谱,就把自己“卖”给人家的念头。

    可汴梁城破、胡骑肆虐,靠谱如萧二都有鞭长莫及的时候。可见如今的世道,靠山山会倒,靠人人会跑。

    只有自己,永远不会辜负自己。

    打定主意后,崔芜反倒不急着跑了。幸而四月末的时节,北地天气亦是转暖,她有粮车代步,跟着铁勒大军赶路也不算太辛苦。每天吃饱睡足,只安心将养身体,如此半个月后,同行百姓倒的倒、病的病,她自己反倒壮实一圈。

    就在这时,崔芜发现,铁勒人的行军路线有些不太对劲。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