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赔罪 (第1/3页)
中午明光帝留了饭。
席间明光帝和李容恒李容洛兄弟不停的用公筷给江暖夹菜:“暖暖多吃点,这些都是你爱吃的菜。
去了趟草原,整个人都瘦了一圈,得好好的补回来才行。”
江暖十分享受父兄以及丈夫的投喂。
只因为她夸了一句碧梗米饭好吃,走的时候,她的皇帝爹就把今年进贡来的碧梗米,给了她大半。
不得不说,她爹是真疼她。
傍晚回到国公府,朱嬷嬷送上来一大堆的账本,全都是属于她的私人产业。
有出嫁时,她爹和哥哥们给的嫁妆田产铺子,也有她自己这些年打下的“江山”。
好在下面的人在她的调教下,记账的本事还算不错,即使如此,江暖也翻到半夜才算完。
最让江暖欣慰的是,今年家里的田产出息都非常不错。
之前种的四百多亩土豆,平均亩产约两千七百多斤,共收获土豆约124万斤左右。
其次是玉米。
玉米的亩产也有将近1000来斤,虽然没有土豆高,但也算很不错了。
而且这玩意儿是纯粮食,贼耐饿,而且耐放。
只要保管好,不被虫蛀,放个两三年都没问题,完全不用担心它会发芽有毒害。
江暖在去西北之前,就已经同皇帝爹和太子大哥说好了,这些土豆她全部无偿捐献给朝廷。
这些土豆和玉米,她除了留下明年的种子以及少部分自己食用外,其余的一斤也没舍得卖。
等过了年就全部运到诸如肃州、甘州等河西走廊一带的州府,免费分发给当地的普通百姓作为明年的种子。
那地方的气候非常适合种植这两种作物。
有了这些种子,最多两三年的时间,那边的百姓就都能吃饱饭了。
花生的收获也很不错,收获了总共约二十万斤花生。
收花生的时候,江暖已经去了西北。这些花生由江彦做主,往各家府邸都送了一些。
余下的留除种子以及自家吃的外,其余全部出给了胡氏商行,着实卖了个好价钱。
除此外,江家村老家那边产业的出息,江彦也给她送来了一半。
明明出嫁之前,江暖就已经把江家村所有的产业全都转移到了江彦的名下。
可这孩子生怕她没钱花一样,还是给她送来了一半。
罢了,弟弟的一番心意,她且收着吧。
江暖将各方结余一加,竟有足足十一万两之多,妥妥的富婆。
第二天,江暖本打算回承恩伯府看看江彦的。
还没来得及出门,便听到下人来报说舅爷承恩伯来了,江暖连忙让人请进来。
许久不见的姐弟二人见了面自然有许多话要说。
江彦给她说了老家的一些情况和近段时间里京城里发生的,以及学业上的事情。
江暖给江彦讲了一些西北草原上发生的趣事。
至于那些血腥的屠戮现场,她是半个字也没提。
江暖又问了江彦,家里的年货准备的怎么样,下人是否安分?
好在,得到的答案都还不错。
江彦在国公府吃了午饭才走的。
临走的时候,江暖把从草原带回来的牛肉干等特产,给他拿了一大包。
另外还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