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姜纯熙:我要救杨安! (第2/3页)
上犯下如此低级的错误?
姜纯熙压下疑虑。
耐着性子逐字逐句去读这篇文章,然而越读,那双清冷如月、又似雪山寒风的眸子越睁越大,当看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一句时。
姜纯熙捧着卷子的手忍不住微微颤抖。
周身寒气竟有些不受控制了。
一层层霜雪在她脚下凝结,冻的张文浦梁学士连连打颤。
完全没有注意到他们半条命快要冻没了。
姜纯熙眼中只剩下这篇文章。
看到后面,竟下意识的跟着念出:“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杨安不仅没有跑题,而且借物喻人答的绝妙。
看完整张考卷
先前如江河般奔涌的文气,化作了无穷无尽的海洋,将姜纯熙彻底淹没。
海并非平静的海。
而是裹挟着风暴的怒海!
姜纯熙如一叶扁舟,在狂风巨浪中被肆意席卷,连面纱下那张素来清冷的脸蛋,不知何时也染上了一层动人的,因激动而泛起的红晕。
然更让姜纯熙心绪大震的是。
这篇爱莲说这简直就是在写她!
姜纯熙乃姜氏嫡女,出身于大夏最大的世家之一。
年幼时一次远游。
坐在白鹿马车上的她,恰逢遇见一群因朝廷政局糜烂、朝廷无力救济的灾民。
他们衣不蔽体。
露出的身体瘦得不成样子。
皮肤好像被抽干了所有水分,紧紧贴在骨头上,眼眶深陷,颧骨高耸,模样骇人。
更令人心惊的是他们的肚子。
明明四肢干瘦如柴,腹部却异常鼓胀,像是灌满了气,紧绷得吓人。
后来姜纯熙才知道。
那是为了果腹,吃了观音土后的惨状。
初见那场景时,年幼的姜纯熙只觉毛骨悚然,还以为撞见了魔物,当场便吓哭了,接连好几日都心神不宁。
直到回到家中。
她将所见告知母亲,才从母亲口中得知真相。
那些人并非怪物。
而是挣扎在生死边缘的灾民。
是跟她一样是活生生的人。
谁也不知道那一天的姜纯熙受到了怎样的震撼,自从那天起她便立下远大志向,要肃清寰宇,匡扶社稷,让所有人都活得像个人!
而她也一直为此努力着。
然而真正踏入大夏官场后,姜纯熙才发现自己的想法太过天真。
整个大夏从上到下早已一片污浊。
没有半分干净之地谈何肃清寰宇?
官官相护,盘根错节!更何况她所出身的姜氏家族,就是这片污浊中最大的毒瘤之一。
她要肃清的寰宇。
首要清除的便是自己的父亲与母亲。
在污浊的官场的中游了一圈。
姜纯熙除了收获女君子的虚名别无所得,绝望的她进入国子监隐居,如苦行僧般一心专注于修行,几乎不再过问外界世事。
此时看到这首爱莲说。
独自一人在污浊中坚守到现在,姜纯熙早已沉寂下去的心开始发酸,这次她没有从文章中看到莲花,反而回想起杨安说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模样。
她心中喃喃道:你是跟我一样的人吗?
姜纯熙久久没有作声。
珂珂眼中,自从姜纯熙拿到杨安的考卷,整个人便如雕塑般静止不动。
她试探着轻唤:“小姐?
姜纯熙还是毫无反应,珂珂的声音得提高了些:“小姐,你怎么不说话?”
珂珂连喊两声。
终于将姜纯熙唤醒,她定了定神,“哗啦”一声合上考卷,强压下心中翻涌的情绪。
努力维持着平日清冷的模样。
看了张文浦一眼,“这份考卷我拿走了。此次科举案首是杨安,明白?”
站在长桌前的张文浦。
半边身子还冻得毫无知觉,握着笔的手微微发颤,哪里敢不明白?
更何况杨安这个案首如今有姜纯熙在背后撑腰。
就算崔氏刺史找上门来。
他也能此事也能全推到姜纯熙身上。
把自己摘的干干净净,让那些大人物去互相斗法。
张文浦义正言辞道:“首座,属下明白,即便首座不说,属下本就打算将杨云深提为案首。您瞧瞧这诗词文章,写得何等精妙,整个云州近五十年来,都找不出能与之媲美的!”
还在角落里正面壁的梁学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