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8章 学堂新来的先生们 (第3/3页)
味着,这两位新来的先生,即将正式成为桃源村的村民。
李五琰自认作为桃源村的“土著”,看着“后来者居上”,心里憋着一股劲,他自己眼巴巴看着学堂从无到有,辛辛苦苦编写《桃源蒙学》,绝不能被这两个空降的“老家伙”抢了风头。
他本打算好好让他们见识一下《桃源蒙学》的厉害,但今日中午在淮月楼,他偶然看到这两位老先生也带着家人来用饭,点的菜……却异常寒酸。
两大家子人,竟只点了三个素菜。
李五琰心里好奇,提着一壶免费赠送的玉米汁,在他们旁边的椅子坐下,状似随意地搭话:
“二位先生看着面生,是刚来我们村?”
其中一位面容清瘦、衣着洗得发白的老先生抬起头,礼貌回道:
“老朽曲怀舟,这是舍弟曲怀江。我们兄弟二人,是应石坚山长之邀,前来桃源学堂任教的。”
李五琰顺势自我介绍:“原来是曲先生。小子李五琰,目前任学堂的.....小先生,也负责《桃源蒙学》的编撰事宜。”
他顿了顿,还是没忍住,问道:“冒昧问一句,我看二位先生家人不少,只点三个菜,可是我们桃源村淮月楼的饭菜不合口味?”
曲怀舟与曲怀江对视一眼,脸上露出苦涩的笑容。
曲怀舟叹了口气:“五琰先生有所不知。我们原是清河州秀才,考了半辈子举人,连副榜也未中。家中清贫,靠在学馆教书糊口,偏又性子直,见不得学政收贿,十年前我们兄弟两联名上书揭发,结果被人反咬一口‘诬蔑长官’,革了功名,还入了‘劣绅册’。自此清河州再无人家敢请我们教书,连亲戚都断了往来。”
弟弟曲怀江声音带着悲凉:“为了活命,我们拖家带口去平昌州谋事。谁料平昌州更黑,学院要‘编外费’,我们拿不出,去富商家教书,又被本地教席排挤,说我兄弟‘有案底’。孩子们跟着我们饿得面黄肌瘦,我那大孙子去年病死,连口棺材都买不起……只能用草席裹了葬在乱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