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逃荒有空间,全家魂穿古代搞事业 > 第204章 建竹屋的工人码好了

第204章 建竹屋的工人码好了

    第204章 建竹屋的工人码好了 (第1/3页)

    谢广福和谢秋芝抱着满怀的竹编制品回到窝棚时,已是晌午。

    土灶上热气蒸腾,弥漫着食物诱人的香气。

    谢文正挽着袖子,小心翼翼地将蒸好的窝窝头一个个捡到一个宽大的竹篮里,竹篮底部垫着一层干净的粗布,窝窝头放进去后再盖上一层布隔着,足足装了十五六个。

    另一边,李月兰将熬得浓稠喷香的菌菇粥从大铁锅里盛出来,先盛够自家五口人的量,剩下的连锅一起,稳稳地放入另一个更大的竹篮里。

    “回来得正好!快洗洗手,准备吃饭,吃完还得给田里送过去呢。”李月兰抬头看见他们,招呼道。

    谢广福把那些精美的竹编都交给谢秋芝,赶紧到水桶边舀水冲了冲手,顺手就抓起一个刚出锅、还烫手的窝窝头,迫不及待地塞进嘴里咬了一大口,满足地眯起眼:“嗯!香!还是这个味儿够劲!”

    他一边嚼着,一边对谢文说:“小文,等下你别去了,田里日头毒,我和你娘一起去送就成。”

    李月兰闻言,索性就把那个沉甸甸的、装着粥锅的竹篮递给他:“那你提着这个,沉点。我去拿几个粗碗,方便他们喝粥。”

    谢秋芝把买回来的竹编盘子、花瓶等物小心收好,说道:“爹,娘,那我也不去了,灶上还蒸着一锅窝窝头呢,我和小文在家照看着。”

    安排妥当,谢广福提着粥篮,李月兰拎着窝窝头篮子和几个碗,夫妻俩一前一后朝着自家田地走去。

    田里,以田大力为首的七个桃溪村汉子依旧干得热火朝天。

    日头正烈,他们身上的粗布短褂早已被汗水湿透,紧紧贴在脊背上,但挥舞锄头、铁锹的动作却丝毫不见迟缓。

    谢广福和李月兰走近田边,走到旁边一棵枝叶茂盛的老槐树下。

    放下篮子,扬声招呼道:“各位兄弟!辛苦了!先歇歇脚,过来吃点东西垫垫肚子!”

    田里的汉子们闻声停下活计,看到是谢广福夫妇,都有些拘谨地走了过来。田大力用胳膊抹了把脸上的汗,憨厚地笑道:“广福哥,广福嫂子,你们太客气了,还专门送饭来……”

    当他们看到两个竹篮里的东西时,话都说不利索了。

    那一锅浓稠得能立住筷子的菌菇粥,散发着他们几年都没闻过的油脂的香气。更别提旁边那一篮子暄暄软软的窝窝头了!那可不是他们平时吃的掺了大量麸皮野菜的饼子,而是实实在在的粮食做的!

    汉子们的喉咙不自觉地滚动着,眼睛里放出光来,但那光里又掺杂着胆怯。

    好几年了,谁家不是勒紧裤腰带过日子?这样纯粮食的干粮,他们自己都舍不得吃,更别提拿出来待客了。

    “都别愣着了啊!快,自己拿碗,舀粥喝!窝窝头一人两个!”李月兰热情地招呼着,拿起碗就要给他们盛。

    汉子们互相看了看,最后还是田大力先开口,声音有些发干:“嫂子……粥……粥我们喝。这……这窝窝头……太金贵了……我们……我们想……”他搓着手,后面的话没好意思说出口。

    其他汉子也纷纷点头,眼神渴望地瞟着窝窝头,却没人伸手去拿。

    李月兰和谢广福对视一眼,立刻明白了他们的心思。这是想吃,又舍不得吃,想带回家去给家里的老人、婆娘和饿得面黄肌瘦的孩子们尝尝。

    李月兰觉得这是人之常情,没再勉强,只是默默地给每个汉子都盛了满满一大碗稠粥。

    谢广福也叹了口气,道:“行,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