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买马、惊魂、遗失速写本 (第1/3页)
怀揣巨款,谢锋看着京城街道上偶尔驶过的马车,忍不住开口:
“爹,咱们买两匹马吧,以后进城、在村里办事都方便太多了,骑马的话,下次去县城或京城的时间能缩短一大半,咱们村里田地面积也大,绕着整个村外围走一圈都要小半天了,有点急事靠走路太耽误工夫,而且我和小文都会骑马,买了不亏。”
谢广福略一思索,便同意了,时间尚早,几人立刻打听方向,找到了京城的骡马市。
马行里气味混杂,马嘶声不绝于耳,他们仔细挑选,最终看中了两匹毛色光亮、四肢有力、性情看起来还算温顺的成年驽马。
一匹枣红色,一匹黑色,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最终以五十两银子的价格买下了这两匹马,并配上了结实的马鞍和简单的辔头。
买了马想起里正的嘱托,他们不敢再耽搁,一行人牵着新买的马,急匆匆赶往衙门。
谢广福出示了谢里正的委托书和官凭文书,很顺利地领取了那一大布袋、足有十几斤重的桃源村村民新的照身帖,谢锋麻利的把沉甸甸的布袋牢牢捆在了马背上。
接着,他们又赶紧采买了谢里正交待的二十斤粗盐,顺便去铁匠铺,“象征性”地买了几把这个时代常见的锄头、镰刀、铁锹、斧头和菜刀。
看着手里这些铁器,谢广福和谢锋的眉头都皱紧了,谢广福拿起一把锄头,用手指弹了弹刃口,又掂量了一下重心,忍不住低声吐槽:
“这铁料……杂质也太多了,淬火的工艺也不行,刃口用着就容易崩。这木柄和铁头的连接处也太脆弱了,使大力容易脱臼。还有这镰刀的弧度,根本不符合人体工学,割起来肯定费劲……三两银子买这些,真是亏大了。”
李月兰在一旁看着好笑,小声安慰道:
“行了,不就是买来做做样子,给咱们空间里那些好农具过个明路嘛?别那么较真。等以后谢铁匠真能把炉子开起来,你拿咱们空间里的农具给他当样子,让他照着打,保准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