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屋顶探查猖狂贪墨的知州 (第2/3页)
力集中到下方的对话上,各自从细微处捕捉自己需要的信息。
这一刻,他们仿佛是合作多年的搭档,无声地划分了监听范围。
室内的声音来自白天的那个押粮校尉和另一个大腹便便的中年官员。
中年官员正是广陵知州顾峤,他此时并未穿官服,只着一身暗紫色绸缎常服,肥胖的身体陷在太师椅里,手指有一下没一下地敲着黄花梨木的桌面,发出沉闷的笃笃声。
他对面站着的,正是白日里那位趾高气扬的押粮校尉,押粮校尉此刻却微微躬着身子压低声音,带着十足的谄媚:
“顾大人,一切安排妥了。今夜子时三刻,两条漕船已靠在城东‘废料码头’,都是咱们自己的人,嘴巴严实得很。您放心,照陆大人定的老规矩,账面走三成入库,记七十五石,应付朝廷查验绰绰有余。剩下的……”
他顿了顿,声音更低,几乎如同气音,“……一百七十五石,分装完毕,即刻发船,顺着运河北上,直送‘老主顾’的粮栈。”
顾峤撩起眼皮,瞥了他一眼,慢悠悠地端起桌上的青瓷茶盏,吹了吹浮沫,并没立刻喝。
他的声音带着一种养尊处优的浑浊和刻意拿捏的腔调:
“嗯。陆兄办事,向来是周到的。这运河贯通南北,确是方便啊……咳咳,”
他轻咳两声,放下茶盏,胖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
“只是,近来朝中并非太平无事,临漳州姓赵的脑袋才刚挂上旗杆,血还没晾干呢。玄策卫那帮活阎王的鼻子,灵得很,咱们这边动静……是不是稍缓一缓更稳妥?”
押粮校尉立刻赔笑,语气却带着肯定:
“大人您的担心在理,不过陆大人也特意吩咐了,说北边那几个县,今年‘灾情’报得重,朝廷盯得紧,这粮食‘耗损’得太少反而惹人生疑。再者,‘老主顾’那边催得急,价钱也比市面上高了足足两成,这……箭在弦上啊。”
听到“价钱高了兩成”,顾峤敲击桌面的手指停了一下,眼中贪婪之光一闪而过。他叹了口气,像是很无奈:
“唉,陆兄既然已有决断,本官自然配合。只是务必告诫下面的人,手脚干净利落,所有经手之人,都必须是最可靠的!绝不能出半点纰漏!”
他加重了语气,“朝廷年年拨粮,北三县却年年喊饥,这戏……总不能唱砸了。”
“是是是,卑职明白!”校尉连连点头,“都是用了多年的老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