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西仓暗影 (第2/3页)
小门。
循着车辙印一路追踪至知州后衙,谢锋感到一股寒意从脊椎窜起。
这贪墨的背后竟是一州主官!这大宁朝的水,果然深得可怕!
车辙印并未在知州后衙终结,这里只是中转的一环。
谢锋凭着在现代战场上锤炼出的追踪本能,避开巡逻的衙差,沿着更深、更隐蔽的车轮痕迹继续追踪。
痕迹穿过几条无人小巷,最终指向了广陵府城外东南方向,那里有一个废弃已久的小码头,当地人称之为“老鸦渡”,因位置偏僻、水道淤塞,早已不被官方使用,但私下里的勾当,却最爱这种地方。
空气中弥漫着河水的腥气味道。
谢锋躲在暗处,锐利的目光扫视着码头。
果然,两条没有悬挂任何旗号的平底漕船静静地靠在朽坏的木栈桥边,十几个精壮的汉子正无声而迅速地将板车上的粮袋搬运上船。
动作熟练,配合默契,显然不是第一次干这勾当。
“快点!卯时前必须离港!”一个管事模样的人压低声音催促,不时紧张地望向运河下游方向。
“果然是要从水路运走!” 谢锋心中冷笑。利用贯通南北的运河体系销赃,神不知鬼不觉,真是好算计!
他如同最有耐心的猎豹耐心等待着,直到那一批粮袋几乎全部装船,板车被拉走,码头上只剩下两个看守在船头打盹。
就是现在!
谢锋的身影如同融入夜色的薄烟,悄无声息地滑下堤岸,快速攀上其中一条吃水最深的漕船。
船舱盖着厚厚的油布,但并未锁死,他轻轻掀开一角,里面堆满了麻袋,麻袋上面赫然贴着两层封条!
内层一张,是醒目的官府朱印,清晰地盖着“广陵府赈粮专用”的字样和一个复杂的官方印鉴。
而外层,竟然又歪歪扭扭地贴着一张私印封条,上面是红墨盖的“和丰粮记”的商号印章!
两张封条,一公一私,一官一商,就这么荒谬又赤裸地交叠糊在一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