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第一次布粥 (第3/3页)
“万一回去,男人孩子抢光了,我至少先垫垫肚子。”
粥棚旁,热气蒸得人脸发红。
陈进虎看着谢家村的锅灶咂咂嘴,对谢里正笑:“老谢,你们这法子绝了!专粮专粥,女人娃娃能续命,这十八村,就你们村最讲究。”
里正摆摆手,眼角却掩不住得意:“全是锋小子出的主意,我不过跑个腿。”
陈进虎闻言,目光落在一旁的谢锋身上,低声道:“此人……果然是个好的。”
话锋一转,他掏出袖中小地图,指给里正看:“明日卯时起程,今日已走四十,余下一百六十里到承安州,那边的旱情比临漳洲和汝阳府好些,本该日子好过些的,但他们最近被蝗虫侵扰,所有麦苗都被啃得跟秃子似的,现在不知道是个什么情况。旱灾初期他们在城内设立‘安澜棚’,足足有三十口大锅同时布粥,每日至少一千五百份粥,要是咱们早些过去,也许还能吃上一顿稠的。咱们争取五日内赶到,每日五十里,你和乡亲们说一下,今晚喝了粥,脚程可别拖后。”
里正点头:“听官爷的!明儿天一亮,敲锣就走。”
陈进虎收起图,拍了拍谢里正的肩膀:“谢家村有续命粮、有主意、有狠人,这一路,我们三个押注你们能全须全尾到京畿。”
谢里正自从听了谢锋的话,把银子花光全买了粮食,就不只是想规规矩矩的赶路了,他还想到承安州之前,超过前面的王家村。
之前王家村的里正曾嘲笑谢家村"老弱拖后腿",谢里正憋着一口气,他想证明谢家村更有组织、更团结,不比王家村差。
而且逃荒路上多耽搁一天,就多一分饿死、病死的风险,必须争分夺秒的赶路。
反正谢里正现在是憋着一股火:“绝不能让王家村的王扒皮再踩在我们谢家村的头上”。
谢锋站在暗处看着自己老妈和妹妹在锅灶前忙活,他实在是不放心她们的人身安全。
三洼地的意外,让他觉得妈妈和妹妹只要离开他的视线,他就没有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