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神犬阿里 (第1/3页)
二十日之后,帝贺一行人人方才抵达狼山之麓。此山,乃河套平原与内蒙古银根盆地间之山脉,其平均海拔约在 1500 至 2200 米之间。
(狼山长约370公里,位处今巴彦淖尔市之西,内蒙古银根盆地之东,乌拉特后旗西南。最高的主峰呼和巴什格2364米。
南侧以断崖临河套平原,北侧坡度较缓,逐渐过渡到巴彦淖尔高原,西端没入本巴台沙漠、亚玛雷克沙漠等沙漠中。富矿产资源。)
帝贺仰头望着眼前巍峨的狼山,心中满是敬畏。
众人沿着蜿蜒曲折、崎岖不平的山路艰难地向前行进着。
一路上,他们穿越了茂密的树林和陡峭的山坡,脚下的道路时而泥泞湿滑,时而布满碎石和荆棘,让人举步维艰。
就在大家感到疲惫不堪的时候,忽然有人惊喜地喊了起来:“快看啊!”
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见远处的山壁上,那神秘而古老的石刻正一点一点地映入人们的眼帘。
随着距离越来越近,狼山石刻也变得越发清晰可见。它宛如一幅巨大的画卷镶嵌在山间,散发着一种庄严肃穆的气息。
狼山石刻形态各异,有的似神兽欲腾飞天际,石纹仿若灵动的鳞片;有的像威严仙人,衣袂飘飘仿佛随风而动。传说这石刻有神性,每逢月圆之夜,石刻周围会泛起一层淡淡的光晕,像是受到月光的洗礼。
帝贺徐步趋近石刻,缓伸手指轻柔摩挲,顿感指尖泛起丝丝凉意,那凉意沿臂而上,直抵心尖,仿若能体悟到千载岁月沉淀而成的神秘伟力,此乃先人心跳之声,因为帝贺感觉自己的心跳与其同频,他能感应到先人心波的律动。
经宗政明月详加查探,狼山石刻要义竟是详述夏伯阳一行因申侯背叛,于甘德尔山险些遭“包饺子”之困,逃至狼山后又几近遭围杀,幸得狼山狼王施援相救。
在甘德尔山,申侯投效于商人。申侯及其叛众趁夜阑人静,张鹏及张氏族人酣眠之际,将其残杀,继而与商人追兵合力围捕夏伯阳及夏族人。
夏族人浴血奋战,几近覆没,然助夏伯阳突出重围,抵至狼山。
然于狼山主峰呼和巴什格,尚未及喘息,夏伯阳便为申侯等叛者所追及。
此时夏伯阳身旁仅余舒文涛与唐芳达二族人,且三人皆身负重伤,无力再战。
正当他们闭目,欲跪落悬崖之际,一声震彻天地的狼嚎声骤然传来。
在那巍峨耸立、云雾缭绕的狼山主峰呼和巴什格之上,栖息着一头威风凛凛的狼王。
它身形高大而矫健,毛色如银霜般闪耀,在阳光下散发出令人胆寒的光芒。
狼王昂首挺胸地站在山顶最高处,俯瞰着它所统治的这片广袤领地,那双锐利如鹰隼般的眼睛警惕地扫视着四周,不放过任何一丝风吹草动。
它强壮有力的四肢稳稳地踏在山石之间,仿佛与这座山峰融为一体,展现出无与伦比的霸气和威严。
狼山百兽之王狼王阿里闻到了弥漫在空气中的血腥气息,它仰天长啸一声,召集起群狼朝着战斗之地奔袭而去。
阿里带着狼群如黑色的闪电冲入敌阵,咬断敌人的喉咙,一时间背叛者大乱。
阿里径直冲向夏伯阳王子身边的申侯,申侯还未来得及做出反应就被阿里扑倒在地,锋利的狼牙抵在他的咽喉处。申侯被活捉。
随着狼群的不断冲击,背叛者渐渐溃败。阿里护送着夏伯阳王子脱离险境。
夏伯阳感激地抚摸着阿里的毛发,说道:“今日多亏了你这狼王相助,日后定当厚报。”
阿里仿若领会了其中深意,轻轻摇动尾巴,却并未离去,而是与狼群中的老二头狼短暂接触后,旋即回到夏伯阳身侧,向着伯阳王子发出低沉的吼声。
舒文涛似是听懂了狼王阿里的狼语,阿里这是表示要追随并护送夏伯阳王子至大青山。
夏伯阳心中自然是欣喜万分,毕竟身旁能有阿里这般神奇的神兽相伴左右,安全性大大增加。
然而,对于这只威风凛凛的神兽,他却有着自己独特的称呼偏好——并不愿像众人那般称其为神狼阿里,而是执意唤作“神犬阿里”。
或许在夏伯阳眼中,阿里虽然具备着超凡脱俗的能力和威严的外表,但那忠诚与温顺的特质更像是一只通人性的神犬。
每当他轻轻呼唤出“神犬阿里”这个名字时,阿里总会迅速地响应,飞奔而来,那矫健的身姿犹如一道闪电划过天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