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鬼奴部落 (第1/3页)
一阵阵急促而清脆的马蹄声响彻云霄,仿佛是大地在为即将到来的英雄奏鸣赞歌。
宗政明月身骑一匹雪白骏马,如疾风般驰骋而来。只见他神色匆忙,一脸疲惫却难掩眉宇间的英气与坚毅。一路上风尘仆仆,原本整洁的衣衫此刻已沾满尘土,但这丝毫未能影响他前行的速度和决心。
经过漫长的奔波,宗政明月终于抵达了乌海军镇。
这座军镇坐落在一片广袤无垠的草原之上,四周环绕着连绵起伏的山脉,气势磅礴。然而,宗政明月没有时间欣赏眼前的美景,他径直朝着“独孤伽罗”胡杨岛的头道桥疾驰而去。
那座头道桥横跨在一条宽阔的河流之上,河水奔腾不息,涛声震耳欲聋。桥头矗立着几棵高大古老的胡杨树,枝叶繁茂,宛如一把把巨大的绿伞遮天蔽日。
宗政明月勒住缰绳,骏马长嘶一声,前蹄高高扬起,随后稳稳地停在了桥头。
在这儿有所谓的头道桥、二道桥,一直到八道桥,因为朵颜居次的大力推广种植,方圆五十多平方公里的范围内,都有胡杨林。
清晨的胡杨,初出的一缕阳光照射在树梢上,顶部逐渐变得透明,呈现出晶莹剔透的金黄色,是那么的炫人眼目;下面还没照射到阳光,看上去是浅黄色的;而底部的阴影处又为焦黄色和绿色,层次丰富,颜色多样,漂亮极了。
它们的头上,是湛蓝的天空和洁白的云朵;脚下,正是朵颜居次在胡杨岛上大力推广种植簇簇火红如霞的柽柳。
胡杨之叶形态各异,其下部树干形如柳叶,狭长而细;上部叶片则有心形、桃形、圆形、菱形等多种形状,令人难以理解其变化之理。
其树干亦是姿态万千,或亭亭玉立,恰似少女;或老干横陈,仿若历经沧桑的老者;或虬枝卷曲,显见曾受风霜之苦;或看似已死,然枯枝之上却又萌出新叶。
据传,胡杨之叶于深秋之际,初时半黄,继而为焦黄,至生长最为繁茂时,则转为金黄。实乃神奇之至。
胡杨之生存环境恶劣至极,然其无论面临人为之破坏,亦或荒漠缺水之威胁,皆能保持旺盛之生命力,所谓“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朽”。
因此胡杨与柽柳是防风固沙的绝配,也难得朵颜适时发现了它们,并在胡杨岛上种植铺陈开来。
(胡杨是个古老的物种,有植物化石之称。它是一种生命力十分顽强的植物,在盐碱地上仍能生存,并且能通过它的叶片吸收地上的盐分。专家研究,一亩胡杨每年由叶片回落到地上的盐分有七到十五公斤之多。)
过了八道桥,抬眼望去,不远处帝贺专门为朵颜建造的乌海别宫赫然映入眼帘。
此刻,阳光如同一把神奇的钥匙,悄然打开了春天的大门。
冬日暖阳温暖的光线洒落在别宫的屋顶和树梢之上,那些亮闪闪的白雪,仿佛被施予了魔法一般,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一点点地融化着。
晶莹剔透的雪水顺着屋檐缓缓流淌而下,滴落在地面的青石砖上,发出清脆悦耳的“叮当”声响,宛如一曲美妙动听的乐章。
随着距离的逐渐拉近,那叮叮咚咚的滴水声也愈发清晰可闻。它犹如大自然的使者,向人们传递着冬去春来的讯息;又似一首灵动的诗篇,吟唱着岁月更迭的故事。
置身于这片宁静祥和的氛围之中,让人不禁陶醉其中,忘却了尘世的喧嚣与纷扰。
而此时的帝贺紧闭双眼,正携清风和晨阳徜徉于春的叮咚泉落旋律,他的手指在空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