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司马彦的考校 (第3/3页)
是有意截击此股胡虏?”
“确有此意。”
司马彦点头,“然我军新胜,虽士气正旺,但兵力亦不过三百余,还需分兵守堡。能出动之兵力,至多百人。胡虏虽只五十,却据险而守,押送的也必是精锐。强攻恐难奏效,即便胜了,亦损失不小。故请陈兄弟来,参详个稳妥法子。”
他看似请教,实则将难题抛给了陈福禄,想看看这个能创造奇迹的屠户,在真正的军阵谋略上有几分成色。
陈福禄走近沙盘,仔细观察那山谷地形。
山谷入口狭窄,易守难攻,内有水源,适合扎营。
他沉吟片刻,开口道:“将军,此地形,强攻确非上策。胡虏押送辎重,必求稳妥,行军路线和时间应较为固定。”
他手指在沙盘上划出一条线:“我军可派少量精锐斥候,前出侦查,精确掌握其每日通过山谷的时间段、队首队尾距离、以及哨探规律。”
然后,他指向山谷两侧的高地:“其后,不必强攻山谷。可挑选善射及善于攀爬之士,趁夜潜行至山谷两侧制高点,多备弓弩、滚木礌石,并大量收集干燥柴草及引火之物。”
司马彦目光微凝:“哦?埋伏于两侧?但山谷狭窄,我军若现身,岂不成了胡虏弓弩的靶子?”
陈福禄摇摇头:“非是伏兵冲杀。待其辎重队大部进入山谷最狭窄处,两侧同时发难!不以杀伤人员为首要,而是以火箭、火把、燃烧之物,集中攻击其辎重车辆!尤其是粮草、皮革、油脂所在之处!”
他声音沉稳,勾勒出现代特种作战中“精确打击、破坏后勤”的理念:
“胡人必然大乱,救火则首尾不能相顾,不救则粮草尽毁。其阵型必乱!此时,我军预先埋伏于山谷出口处的精锐,趁乱杀出,直取其指挥头目!同时,入口处亦可安排一队人马,摇旗呐喊,制造大军合围之势!”
“胡人遭此突袭,前后被堵,火势蔓延,指挥若再失灵,必成惊弓之鸟,军心溃散!我军则可趁势掩杀,或以最小代价迫其投降!”
陈福禄最后总结道,“此战关键,在于火攻扰敌、斩首乱心、虚张声势,而非正面搏杀。”
司马彦听完,整个人怔在沙盘前,眼中充满了难以置信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