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名传陈家堡 (第3/3页)
平静。
接下来的两日,陈家堡仿佛一台生锈的机器,在红帻军这根新主轴的努力带动下,艰难却又明显地重新运转起来。
废墟被清理,街道被打扫,损坏的坞门和部分墙体得到了初步修补。
幸存下来的几十名百姓,在“以工代赈”的激励下,爆发出了惊人的韧性,与红帻军士们同吃同劳。
堡内虽然依旧残破,却已然焕发出一股久违的生机。
陈福禄的名字,在这些劳作歇息的间隙,被一次次提及、传颂,几乎成了勇气和智慧的代名词。
他依旧那副沉静的样子,带着赵二等人干活,细心照料着伤势恢复神速的傻大个,他那变态的体质让老军医都啧啧称奇。
偶尔与刘语嫣目光交汇,两人之间流淌着一种无需言说的默契。
这一切,自然都落在了司马彦的眼中。
这日傍晚,司马彦召集手下几个头目以及陈福禄,在清理出来的堡主府议事厅内进行军议。
厅内火把通明,气氛却不像往日那般随意。
司马彦端坐主位,先是听取了各头目关于防务、粮草、伤员情况的汇报。
情况大致安稳,缴获的胡人粮秣加上堡内残存,足以支撑一段时间,但长远来看,仍需开源。
这段时间陈福禄还了解到,如今这个朝代军队建制跟前世所知的汉代差不多,五人一伍,十人一什,五十人一队,二百人一屯,五百人一曲。
司马彦这伙红帻义军,人数本来有一曲之数,大当家‘曲侯’和三当家‘军假侯’尽皆战死,如今只剩下两三百人和二当家的‘军侯丞’司马彦本人。
“二当家的,”一名头目抱拳道,“如今堡内初步安定,下一步该如何行事?是据此坞堡固守,还是继续寻机出击,找胡狗报仇?”
司马彦没有立刻回答,目光扫过众人,最后落在了坐在末位、一直沉默不语的陈福禄身上。
“陈兄弟,”司马彦忽然开口,语气颇为客气,“你久居此堡,熟悉周遭情势。以你之见,我等当下该如何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