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四十年再回首 > 8 苦尽甜来

8 苦尽甜来

    8 苦尽甜来 (第1/3页)

    “一个人可以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选择自己喜欢的事业,选择自己生活的地方;可是有一种处境却是不能选择的,那就是自己的出身。有人出生在富贵之家,更多的人出生在贫穷之家,有人出生在富裕文明的国度,很多人却出生在战乱频仍的国家里。但是,一个人的生存状况却是可以改变的,不思进取的人会从富贵沦落为贫穷;出身贫穷的人通过艰苦的奋斗会摆脱贫穷走向富贵,只要你拥有一颗不甘贫穷的心灵。”听完吴刚讲的故事,张明同学接着说道:

    我的父亲是个老实人,可是村里的人都叫他汉奸。

    父亲为什么叫汉奸呢?原来他上学的时候,正是汪伪时期。有天老师布置作业,叫学生回去后背诵课文,其中有一句:多数是好人,少数是汉奸。爷爷听成了“哥哥是好人,嫂子是汉奸!”当时伯伯刚结婚,这话怎么能说?爷爷抬手就给了父亲一记耳光!事情传开后,大家都叫我父亲汉奸。”

    父亲对外人还好,对妈妈特别凶!轻则破口大骂,重则拳打脚踢!妈妈被父亲打怕了,为了自保,以后父亲说什么就是什么,父亲说1十1等于5,她绝对不敢说等于2。村里人都认为父亲有病。

    父亲没有钱,最讨厌人家做事随礼。后来他给自己定了个规矩:丧事去,喜事不去,因为死者为大。至于嫁娶建房老母猪生小猪这些喜事就免了。这规矩本来也不错,可人家不知道啊,有了喜事还是请我父亲。有次舅舅儿子结婚请我父亲去喝喜酒,父亲对我舅舅说:这次我就不去了,等你家里死了人我再去吧!舅舅气急败坏地走了,以后再也不和我家来往了,婆婆去世都没有通知我家。但我父亲知道后还是去了,他说这是规矩。该去就去,不该去就不去!舅舅知道父亲有病,后来也没跟他计较。

    舅舅不跟父亲计较,姑姑却不肯原谅父亲。原来姑姑的女儿十分漂亮,王大狗想让父亲把她介绍给王小毛。王小毛当时还是村长,也没找对象,姑姑一家自然求之不得,可我父亲却说:“我外甥女有狐臭,你想清楚再说。”有狐臭人家自然不要,姑姑怪他不会说话,父亲却说:“做人应该实事求是,欺骗人家干什么呢?”姑姑从此再也不到我家来了。

    高中毕业以后,我不得不回到农村老家务农。

    那时候有人专门帮人介绍对象,成功了大鱼大肉随便吃,不成功小炒便饭也是有的。父亲虽然有病,不过有人帮我介绍对象他还是愿意买酒买菜。父亲帮我定了一个找对象的标准:只要人家同意就行。

    这个标准可能有点高,我那时文质彬彬眉清目秀,如玉树临风,可是我家欠贷款,父亲还有病。介绍人将姑娘带来(我们这里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女方到男方家里相亲,同意就留下来吃饭,不同意就不吃饭),介绍人不告诉人家我父亲有病,也不说我家欠贷款,姑娘一开始同意,留下来吃饭,知道实情后又不同意了,吃了饭也不同意!父亲花了钱,事情又不成,后来有人带姑娘帮我介绍时,父亲直接告诉人家自己有病,同意就留下来,不同意请走开。话说得这样直接,女孩一听掉头就走,饭也不在我家吃了。介绍人不想走,说另外帮我介绍。父亲留他吃饭,不过家常便饭,没有鱼肉,他们以后也就不再帮我介绍了(父亲一辈子节约,不肯花冤枉钱)。

    我有俩个姐姐一个妹妹,姐姐早已嫁人,妹妹待字闺中。妹妹小名叫铁凤,长得小巧玲珑,如花似玉。很小的时候,表叔便请人介绍嫁给他的儿子。表叔是我奶奶的侄儿,奶奶对他恩重如山,困难时期偷家里的粮食给他。奶奶无儿无女,抱的我妈妈招的我父亲,所以父母与表叔之间并无血缘关系,但相互之间关系极好。表叔的儿子很帅,就跟刘德华一样,跟我妹妹同岁,俩人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我迟迟找不到对象,父母也不让妹妹嫁人。因为我比妹妹大,必须按次序来。

    一晃我就二十六岁了,妹妹二十三岁,不少人为她介绍对象,可是却没有人为我介绍。父亲对妈妈说:“没有这个讨债鬼就好了!把女儿招赘在家,半子也比全子好呀!”我听了无地自容,可是又无可奈何。

    说实话,父亲有病,他又主动告诉人家,这样的情况根本就没有人会嫁给我。后来父母想了个双方都不花钱的办法,就是用女儿和人家换亲!

    对于换亲,我是十分反感的。我不想勉强妹妹,也不想勉强女方,名誉也不好听,找不到对象拉倒!再说妹妹与“刘德华”十分要好,怎么能见异思迁呢?妹妹比我小,先嫁给人也罢。

    父母不管这些,成天请媒人帮忙介绍换亲,条件也只有一个:只要人家同意就行!

    条件虽然简单,可是人家听说父亲有病,我家又欠外债,没有一个同意的!

    人家不同意,父母也没办法!我和妹妹无须开口!因为我们说同意说不同意都是废话!

    二十七岁那年,媒人又为我们兄妹物色了一对兄妹:哥哥是个聋子,妹妹是个哑巴!这次人家没有反对。父亲十分高兴,妈妈也笑逐颜开!妹妹不知怎么想的,莫名其妙竟同意了。这时我不再沉默,斩钉截铁地说:“我不同意!不哑也不同意!”

    “啪!”父亲抬手给我一个耳光!“你这个呆子,你是个神经病,妹妹同意你还不同意!你不要我要。你去死吧!”父亲一生气就喜欢叫人去死,好像他是个皇帝似的。

    三天后媒人来打听消息,正巧父母都不在家。我告诉她我不同意。媒婆奇怪地瞪了我一眼:“你不同意?你有病吧?人家不是为了哥哥,还不愿意嫁给你呢!其实哑巴也不丑嘛:有鼻子,有眼睛,而且还有嘴巴......

    这不是废话吗?没有嘴巴还是人吗?我叫媒人以后不要来了!找不到老婆我也不会同意换亲!

    父亲听说我将亲事回绝之后,气得破口大骂:“又不拿镜子照照自己!尖嘴猴腮,不三不四!哑巴若不是为了哥哥,才不愿意嫁给你呢!不信你去问问哑巴,看她愿不愿意嫁给你!”哑巴不会说话,我问也是白问。其实就是不换亲,她送给我我也不要!

    父亲成天骂过不停,妈妈则哭过不停!我在孤独与寂寞中打发时光。媒人知道我不同意换亲,以后也就不再到我家里来了。

    一晃我就二十八了,同龄人大多做了爸爸,而我仍是光棍一条。这时有位名叫陈海山的男子到我家玩,他是邻乡刚刚招赘过来的。他问我有没有对象,父母说没有。他说他老家有位女孩名字叫小芳,心灵手巧会做服装,问我要不要?心灵手巧哪有不要的?不等我开口,父母抢着帮我答应了。海山又说小芳有个哥哥,至今也无对象。如果我妹妹嫁给她哥哥,事情十有八九成功!父母眉开眼笑,他们就是喜欢换亲!两件喜事一起办,可以少花钱或者不花钱!我听了十分反感,不过人家是好意,又没有吃我家酒肉,我也不好当面发作(父母好像忘了我不同意换亲,他们可以瞒天过海)。

    第二天陈海山果然领着那位女孩来了,个子不高,皮肤也不白。出于礼貌,我倒了一杯开水给她,又抓了几把花生放在桌上。小芳见我客气,中午也就留下不走了。我心里虽然很不乐意,不过吃顿饭也不打紧。待海山与小芳走后,父亲问我感觉怎样?我说不行!父亲说:“我看可以,人家同意就这么定了!”

    第三天陈海山兴高釆烈地对父母说,小芳同意了!她不嫌父亲有病,也不担心贷款,不过有个条件:我妹妹必须嫁给她哥哥,否则免谈!我心里说不清什么滋味,没有这个条件我都不同意,还加上这么个屈辱条件。父母一点也不觉得屈辱,同意过几天去看看。只要妹妹同意,这件事也就定了。

    话说三五天后,陈海山约我们一家都去相亲。我说谁答应人家了?不去!妈妈说:“你不同意干嘛倒水她吃?还抓花生!”我哭笑不得,不同意就不应该倒水吗?妈妈又说:“你不去我们去,你妹妹也不一定同意!”这句话让我看到不成功的希望(我就希望不成功)。我说你爱去不去,反正我不去!我来到妹妹房里,她听说要去相亲,正在找衣服换呢!然后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我叫她不同意不要勉强自己,她什么也没说便跟着海山和父母去了。晚上一家人欢天喜地回来,说人家十分客气,男方不聋不哑,还会做瓦工。人家问我为何不去,妈妈说我已经看过女孩,家庭条件无关紧要(她真会说,反正要把事情做成)。人家信以为真。我说妹妹同意也好,不同意也好,反正我不同意!当时我没见过男方,只是觉得“刘德华”一文不值,十年的感情抵不上一次相亲。

    这以后我的日子可以用生不如死来形容!妹妹与男方相互满意,你来我往情深意长。他们之间我无权干涉!我对自己的婚姻稍有异议,父亲立即破口大骂,妈妈则痛哭流涕。妈妈逼我也有理由:一是我不该倒水人家吃,让人家以为我喜欢她;二是四个人中有三个同意,少数服从多数,反对无效!三是上次介绍与我家换亲的聋子、哑巴,后来又与二队的杨矮子兄妹做了换亲,矮子妹妹不同意,矮子将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