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触物鉴宝,一眼千年 > 第10章 琉璃陈

第10章 琉璃陈

    第10章 琉璃陈 (第2/3页)

全是委屈和固执。

    陈墨白越看那瓷器,心里的异样感越强。他集中精神,悄悄感知了一下,没有现代化学药剂的刺鼻,没有高速转轮的震动,只有一种醇厚、温和、历经岁月沉淀的莹润感…虽然器型是有点怪,釉光也因为保存得好而显得格外亮些,但绝对是老物!

    他深吸一口气,想起了金爷的“谦”字,又看了看那老头儿无助的样子。去他娘的“谦”!有些事儿,没法谦!

    他挤出人群,走到那经理面前,脸上堆起人畜无害的笑:“经理,您好您好。我多句嘴啊,这物件…能不能让我上手瞅一眼?就一眼!”

    经理一看是他,有点眼熟,又想不起在哪儿见过(主要是陈墨白最近在秦远山那儿憋得脸色发青,形象略有改变),看他年轻,不耐烦道:“你谁啊?这儿有你什么事儿?”

    “我就一学徒,瞎看看,学习学习。”陈墨白态度好得不得了,“就看一眼,万一…万一老爷子说的是对的呢?您店里也能收件好东西不是?”

    经理被他这话将了一军,又看围观的人越来越多,不想显得自己店大欺客,只好没好气地对老头说:“行行行,给他看!让他死心!”

    老头儿犹豫了一下,看着陈墨白真诚(假装)的眼神,还是小心翼翼地把包袱递过去。

    陈墨白戴上随身带的白手套(跟阿杰那儿顺的),极其小心地接过那件瓷器。这是一个甜白釉的玉壶春瓶,器型确实略显敦实,不如常见的永乐器飘逸。但他手指一触碰到那釉面:

    一种极其舒适温和的暖流顺着手指尖蔓延开来,仿佛触摸到的不是瓷器,而是一块被阳光晒暖了的羊脂美玉。脑海中浮现的不是作坊场景,而是一种…难以言喻的宫廷贵气与安宁。

    他强压激动,翻看底足。足际处的胎质略显粗糙,切削也不那么规整,但这恰恰符合永乐早期一些窑口的特征!而且露胎处泛着的火石红,自然深沉,绝非现代仿品能轻易做出来的。

    他心里有数了。

    他放下瓶子,对那经理笑了笑,声音不大,但足够让周围人都听见:“经理,您刚才说…这瓶子要是真的,您就把它吃了?”

    经理一愣,梗着脖子:“对啊!怎么着?”

    陈墨白不慌不忙,指着瓶子说:“您看这釉面,莹润透亮,但不是贼光,是一种内蕴的宝光,这叫‘猪油白’,是永乐甜白釉的典型特征。再看这釉层,肥厚均匀,对着光看,有淡淡的肉红色,这是因为胎釉中含铁量导致的,仿品很难模仿这种韵味。”

    他又指着底足:“足际这切削痕,是当时特有的‘刀削底’,略显粗糙但自然。这火石红,是由内而外泛出来的,颜色深沉贴骨。最重要的是…”

    他拿起瓶子,轻轻用手指甲弹了一下瓶身,发出一种清脆又略带沉闷的“叮”声。

    “您听这声音。永乐甜白釉因为胎体致密,釉层厚,敲击声就是这样,清越而沉,不像新瓷那么尖利单薄,也不像某些仿品那么哑。这东西…我看不是仿品,而且很可能不是永乐本朝的,而是明早期其他官窑仿永乐的作品,虽然器型略有差异,但神韵和工艺水平极高,同样是难得的好东西!”

    他这一番话,引经据典,条理清晰,还把经理的误判圆了回来(不是永乐本朝,但也是明早期官窑),既显示了眼力,又给了对方台阶下。

    周围的人都听傻了,那经理也张着嘴,半天没合上。那老头儿更是激动得眼圈都红了,一把抓住陈墨白的胳膊:“小先生!你说的是真的?真的值钱?”

    陈墨白笑着点点头:“老爷子,您这宝贝,好好收着吧。值大钱了。”

    那经理脸上青一阵白一阵,还想狡辩:“你…你谁啊你?空口白牙的你就…”

    就在这时,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