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0丝路桑荫浓 (第2/2页)
派使者来朝,恳请引进“四季桑”与养蚕之法。风澈在御书房拟定方案,决定分批次派出农桑团队,先协助各国勘测水土,再定制专属种植方案,慕容冷越看后赞许道:“以农桑安西域,以贸易通丝路,此乃长治久安之策。”
入夏时,于阗送来喜讯,虫害已除,新蚕结茧颇丰,还特意织了一匹“桑缘锦”——以大乾“四季桑”蚕丝为经,于阗桑丝为纬,中间绣着连接两国的丝路与桑园,边缘缀满桑果与卷草纹。风染霜将这匹锦缎铺在长乐宫的案上,与风澈一同端详:“你看这针脚,可见于阗匠人下了苦功。”正说着,慕容冷越走进来,手里拿着一份奏折:“户部奏报,今年上半年的桑丝贸易额比去年翻了三倍,敦煌贸易站的税收已能补贴西域农桑推广的开销。”风澈笑着补充:“儿臣刚收到王匠伯的信,他在敦煌种的‘双色四季桑’长势极好,西域商人都抢着预定新丝呢。”
秋分时,风澈再次踏上西域之路,这次他带着新培育的“耐寒四季桑”苗,要去指导龟兹的桑园建设。临行前,风染霜将那件绣着桑苗与卷草纹的锦袍递给他:“西域秋凉,穿上它既体面,也让诸国看看两国的情谊。”慕容冷越拍了拍他的肩:“遇事多与王匠伯商议,记住,农桑是根本,百姓安乐才是真的强盛。”
风澈抵达龟兹时,恰逢当地的桑苗刚种下。他跟着农桑专家钻进桑园,手把手教农户辨别桑苗长势,傍晚又与龟兹国王商议蚕丝作坊的建设规划。夜深人静时,他站在沙丘上远眺,月光下的丝路仿佛一条银色的带子,串联起沿途的桑园与驿站。远处传来驼铃声,夹杂着农户们哼唱的桑歌,风澈知道,这便是“丝路织星河”最动人的模样。
次年春日,京城再次迎来西域使团,这次不仅有于阗、龟兹的使者,还有波斯商人带着宝石与香料慕名而来,只求能与大乾签订桑丝合约。御书房内,慕容冷越看着满桌的合作文书,对风澈道:“澈儿,这丝路农缘,你已织就大半,余下的,便交给你了。”风澈躬身领命,目光落在窗外——御园的桑田已是一片浓荫,叶片在春风中摇曳,仿佛在诉说着跨越山海的情谊,也预示着大乾与西域共荣共生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