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暗渡陈仓 千里江防一夜越 (第3/3页)
“命令航空兵!给我炸!把那个渡江区域给我炸平!炸沉每一艘船!炸死每一个支那兵!”畑俊六嘶吼着,仿佛这样就能宣泄他的怒火。
然而,当日军的轰炸机群呼啸着抵达无为以东江段上空时,留给它们的,只有漂浮着碎木片的江面、几艘仍在燃烧倾覆的日军巡逻艇残骸、以及北岸空空如也的滩头。
江面上,除了浑浊的江水,什么都没有。南岸的山林寂静无声,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139师,连同他们的师长王林,如同滴入大海的水珠,彻底消失在江南的崇山峻岭之中。只有江风拂过山林的声音,像是在无声地嘲笑着日军的迟钝与失败
蒋介石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后,手中捏着刚由侍从室主任林蔚呈上来的密电。窗外,重庆山城的夜色浓重,偶尔有防空探照灯的光柱划破天际,提醒着人们战争仍在持续。
电文很短,但每一个字都像针一样刺入他的眼中:
“139师王林部主力,已于十月上旬成功南渡长江,进入皖南山区。其一部疑西进大别山,意图不明。日军追剿部队判断失误,扑向六安方向,未获其主力。”
办公室里安静得可怕,只有墙角的座钟发出规律的滴答声。蒋介石的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发出沉闷的响声。他的脸色在台灯的光晕下显得有些晦暗不明,先是掠过一丝难以置信,随即化为浓重的阴霾,最后凝固成一种极其复杂的、混合着震惊、恼怒、挫败和一丝难以言喻的欣赏的神情。
“又让他走脱了……”良久,一声近乎叹息的低语从蒋介石喉间溢出,带着深深的疲惫和不可思议,“数万之众,携带着大量缴获,竟然能在日军重兵环伺之下,瞒天过海,南渡天堑……这王林,莫非真有神助?”
他站起身,缓步走到巨大的军事地图前,目光死死盯住皖南那片层峦叠嶂的区域。那里原本是新四军活动的区域,如今又多了王林这支虎狼之师。
“富金山侧击,已显其悍勇;合肥奇袭,足见其胆大妄为;如今这金蝉脱壳,更是…更是精妙绝伦。”蒋介石像是在对身后的林蔚说,又像是在自言自语,语气中听不出是赞是叹,“每一步都出人意料,每一步都打在要害。如此战力,如此谋略,若在我黄埔嫡系,何愁倭寇不灭?奈何…奈何偏偏是……”
他的声音低沉下去,后面的话没有说出口,但那份深深的惋惜和忌惮却弥漫在空气中。
林蔚静立一旁,屏息凝神,他知道此刻委员长内心正经历着剧烈的翻腾。
突然,蒋介石猛地转过身,眼中闪过一丝决断的光芒,那是一种统治者本能的计算和招揽。
“辞修(陈诚字)前番评价,说此子非池中之物,恐非虚言。如此良将,若能为党国所用,实乃民族之幸,抗战之福。”他顿了顿,语气变得异常严肃,“我们不能总是等着共党把人才都拢了去!要主动!要争取!”
他看向林蔚,目光灼灼:“立刻以我的名义,给王林发一封密电。不,密电不够稳妥……让雨农(戴笠字)想办法,派最可靠、最精干的人,带上我的手谕,秘密潜入皖南,尝试接触王林!”
“告诉他,过去的一切,皆可既往不咎。只要他肯率部来归,我蒋中正必以诚相待!他不是擅长指挥大兵团作战吗?过来,我立刻给他一个集团军!军长之职,实权在握,弹药粮饷,优先补充!要钱给钱,要枪给枪,要名义给名义!只要他肯为党国效力,条件随他开!”
他的语气越来越急促,带着一种近乎急切的招揽之意,仿佛生怕错过这绝佳的机会。但在这急切之下,林蔚却能听出那更深层的不安——这是一种对无法掌控力量的恐惧,以及将其收归己用、至少也要消除其威胁的强烈渴望。
然而,说完这番话,蒋介石眼中的热切又稍稍冷却,取而代之的是一丝了然和无奈。他缓缓坐回椅子上,挥了挥手,声音恢复了平时的冷静,甚至带上了几分自嘲:
“当然,此事……成算几何,你我都心知肚明。共党对其有知遇之恩,延安又善于笼络人心……王林此人,观其行事,绝非轻易背信弃义之徒。此事,恐怕难如登天。”
他叹了口气,目光再次投向地图上那片广袤的敌后区域,喃喃道:
“但无论如何,总要试一试。如此人才,不能为我所用,实乃……憾事。但愿他能以国家民族为重,幡然醒悟,投入正朔罢。”
办公室内再次陷入沉寂,只有委员长那复杂而纠结的目光,久久停留在象征着139师和王林的那片区域上,仿佛要穿透地图,看清那个让他又恨又叹、又忌又想的共军将领的真实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