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穿越湘江是红军但是啥都不会啊 > 第147章 明暗双轨 金蝉脱壳渡天堑

第147章 明暗双轨 金蝉脱壳渡天堑

    第147章 明暗双轨 金蝉脱壳渡天堑 (第3/3页)

寂与狼藉。日军的暗线,小心翼翼地推开房门,打算一如既往打听情报。然而,映入他们眼帘的,却是一座座几乎空无一人(没有军队)的“鬼城”。

    城墙上的弹孔依旧狰狞,街道上散落着破碎的砖瓦、烧焦的木料和废弃的军用品,几处被炸毁的工事还冒着缕缕青烟,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硝烟和若有若无的血腥味。但是,预想的中国军队,却如同人间蒸发一般,消失得无影无踪。

    “报告!城内支那军消失!”

    “仓库区大部被搬空,重要设施遭破坏!”

    “发现少量遗弃的零星装备!”

    一份份紧急电报如同雪片般飞向坐镇南京、焦灼等待前线消息的华中派遣军司令官畑俊六大将。

    “纳尼?!消失了?!”畑俊六接到报告,霍然起身,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付出了巨大代价,紧急抽调西进武汉的精锐师团回援,甚至不惜打乱整个会战部署,目标就是要将这支屡次羞辱帝国陆军的139师围歼于合肥城下。如今,拳头狠狠挥出,却打在了空处!

    “八嘎!王林……到底去了哪里?!”畑俊六的低吼在司令部内回荡,带着难以置信的愤怒和一丝被戏耍的耻辱。

    短暂的震惊过后,日军庞大的战争机器开始高速运转,试图捕捉139师的踪迹。侦察机如同饥饿的秃鹫,一遍又一遍地盘旋在合肥周边广袤的区域,从巢湖沿岸到淮河平原,再到巍峨的大别山麓。地面的骑兵侦察队、便衣特务也纷纷出动,渗透到各个乡镇村落,搜寻任何可疑的线索。

    很快,各种各样的情报开始汇向日军各级指挥部。

    最初的判断几乎一边倒:139师唯一合理的去向,必然是西进大别山!那里山高林密,地域广阔,回旋余地大,且早有其留下的基础,无疑是这支擅长山地作战的部队最理想的藏身之地。这与日军高层之前的预判完全吻合。

    然而,就在几乎所有日军指挥官都倾向于这个“最合理”的判断时,几份看似矛盾的情报被呈送上来。

    一份来自航空兵的侦察报告提及:在合肥至庐江方向的公路上,发现了零星卡车活动的迹象。这些卡车似乎经过成熟的伪装(覆盖树枝、帆布),但仍在低空侦察下隐约可见。

    “向南?庐江方向?”一名作战参谋看着地图,眉头紧锁,“渡过长江进入皖南山区?这……似乎并非最佳选择。皖南虽多山,但行军需过长江,容易被我军发现,且靠近我军控制的核心区域,易遭我重重围剿。若要长远发展,或是北撤河南,或是西进大别山,都远比南渡长江更为有利。王林用兵狡诈,不应出此下策。”

    这番分析得到了大多数与会军官的认同。南渡长江,看起来更像是一条绝路或者昏招。

    但紧接着,新的情报从另一条线——潜伏的特务和精干的地面侦察小队传来:

    “暗线发现大规模军队夜间行军迹象!方向直指六安!”

    “其队伍中伴有大量轮式车辆,且拖拽有重型装备!根据遗留的车辙宽度和深度判断,极可能是150mm级别以上的重炮!”

    “敌军行军极为谨慎,昼伏夜出,白天隐蔽于山林之中,难以发现。但其重型装备过于沉重,在部分泥泞路段留下了极深、极宽的车辙印痕。虽经简单处理,但在低空侦察下,其痕迹与周围土色差异明显,形成两条清晰的平行线,蜿蜒向西!”

    与此同时,航空兵也补充报告:虽然在合肥至六安的主干道上未直接观察到行军队伍,但在一些次要道路和田野间,确实发现了异常清晰、连续的重型车辙印记,方向一致指向西方。

    “哟西!”一名日军大佐猛地一拍桌子,脸上露出“果然如此”的神情,“这就对了!南边那几辆卡车,不过是王林使出的障眼法,故意暴露出来迷惑我们的!他真正的主力,带着那些舍不得丢弃的重炮,还是向西,想钻回大别山的老巢!”

    “没错!”另一名参谋附和道,“若非主力西进,怎会动用如此多的卡车?怎会连难以机动的重炮都要费力带走?又怎会留下如此深重的车辙印记?他们白天极力隐藏,却无法完全抹去这些痕迹,这正说明其主力沉重、行军艰难,且目的就是西进!”

    “至于南边的迹象,恐怕只是小股部队的佯动,或者是为了转运少量物资,企图吸引我们的注意力,为主力西撤争取时间。”

    会议室内,日军的判断迅速统一起来。所有矛盾的线索,似乎都在“主力西进”这个核心判断下得到了合理的解释。王林再狡猾,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将数万大军和沉重装备运过长江天堑而不留任何主要痕迹。相比之下,西进大别山,既有地利之便,也符合军事逻辑。

    华中派遣军司令部据此做出决策:命令第16师团主力、10师团以及正从其他方向赶来的部队,立即调整部署,以最快速度向东推进!以六安为中心,在大别山北麓展开拉网式搜索和布防!务必抢在139师完全遁入深山之前,将其拦截、包围、并歼灭于大别山边缘平原地带!

    大量的日军部队开始偏离原支援路线,滚滚铁流涌向大别山山脚的六安区域。他们相信,王林和他的139师,此刻正拖着沉重的装备,在山林边缘艰难跋涉,很快就会被帝国的精锐师团咬住。

    而在南京,畑俊六看着地图上向西延伸的箭头,嘴角露出一丝冷酷的笑意。王林,这次你玩弄诡计,终究还是露出了破绽。大别山,将是你的葬身之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