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从粉碎敦刻尔克开始 > 第32章 当代克劳塞维茨

第32章 当代克劳塞维茨

    第32章 当代克劳塞维茨 (第2/3页)

就是这样的么?科技越进步,投放火力所需的人力就越少,步枪时代集结一千杆枪的火力,就需要一千个步兵,到了机枪时代就可以用二十个机枪手去替代这一千名步兵。

    这样原本需要让一千名士兵处在进攻状态、现在就可以同时只让20名士兵处在进攻状态,剩下980人还可以继续作为预备队以防御姿态存在,也就不容易被机枪扫射和炮火覆盖大量杀伤。只等前面的20人有伤亡后,再从预备队里补人上去……我对这个理想模型的理解对么?”

    公爵甚至开始不耻下问,主动向鲁路修求教其思想推演的正误,看得出他满眼都是真诚的求知欲。

    而鲁路修也不吝再吐露一点更加高屋建瓴的总结性干货:

    “您的总结太对了,不过还有一点细节,我希望补充一下。我认为,您提到的那‘剩余的980人’,也并不完全是作为预备队在后方闲着。

    他们完全可以配合真正执行进攻任务的尖刀部队,在尖刀部队突破敌人阵地、楔入敌人防线后,立刻冲进这些新占领区、实时补防。

    比如尖刀突击部队在敌人防线上打出了两道很深的缺口,如同一柄铁钳、很有希望掐断敌人某一片防区的退路,彻底围歼敌人。

    那么敌人出于求生本能,哪怕原本处在防守状态,这时候也会不得不转入进攻状态,从堑壕里爬出来,对着我们刚占领的钳形区域的两翼薄弱点全力反攻。

    而这时候,我们把二线预备队派上去填线、踩住尖刀突击队刚刚撕开的那些阵地,就可以以逸待劳,就地防守敌人的反攻了。

    因为在现代战争中,一个士兵处在‘防御状态时’,他的‘防御力’是远高于进攻状态下的‘防御力’数倍的。所以当我军有越多的人处在‘防御’状态下,而敌人有更多的士兵被迫处于‘进攻’状态时,我们占的便宜也就越大。

    前面已经论证过了,微观战术层面防御相比于进攻的优势太大了,而进攻的优势只是体现在宏观战略层面的集结兵力。所以未来越完美的兵法,就越得做到‘既要又要’,‘在战略层面尽量多地享受到进攻方的集结兵力优势,在战术层面尽量多地享受到防守方的防御力优势’。”

    暴风突击队战术也好,步坦协同闪电战也好,大纵深战略理论也好,其实有一点是相通的。

    那就是它们都在本身的兵器科技发展水平下,想尽了一切办法,让己方“虽然宏观战略上需要扮演进攻方的角色,但在微观战术层面,扮演进攻角色的士兵越少、越稀疏越好”。

    然后把尽量多的己方剩余士兵、因势利导地变成临时防守性角色。

    后世装甲师里的坦克部队,就是撕开防线的尖刀进攻部队。

    而装甲师里配属的机械化步兵团,其实就是临时性防守角色。只不过这些防御性角色的防御地点比较靠前,属于“前沿防御”。

    随着科技进步,“尖刀”和“前沿填线”的装备会不断换代,但底层逻辑始终一样。

    ……

    “所以,我就是基于这些考虑,才想到了整体的战术改良方向:我们目前的作战部队,在执行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