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从粉碎敦刻尔克开始 > 第24章 狮子搏兔,都不忘各个击破

第24章 狮子搏兔,都不忘各个击破

    第24章 狮子搏兔,都不忘各个击破 (第3/3页)

失去了输出能力,随后就掉头远遁了。

    因为他们就算继续冲,也没有了发射鱼雷的能力,战斗指挥体系和火力体系已经被摧毁了。

    选择远遁,说不定还能沉得慢一点,也就能为主力舰多吸引一会儿敌人的火力。

    “如果布列颠尼亚人有两到三倍的贴身护航兵力,今夜靠鱼雷决死冲锋倒是有可能冲进来的。

    但是很可惜,天助我军,他们大部分的辅助舰艇因为奥斯坦德城岸防炮的威胁,留在东侧也没事干,所以调到西边了!”

    “德弗林格号”上,希佩尔看着前哨的沙恩级两舰,以及本级舰的单侧6门150副炮、6门88毫米副炮,将疯狂鱼雷冲锋的少量敌辅助舰艇收割殆尽。他心中既感慨于对方的勇气,也知道对方这就是徒劳。

    鱼雷冲锋一定要形成规模才有胜算,少量添油战术就是白白送人头。

    而送人头的结果,也仅仅只是为己方主力舰争取累计区区十几分钟的时间,好让己方主力舰把炮塔转过来、调整好身位、同时初步对敌舰位置做好观瞄。

    但问题是,夜间环境下,在德玛尼亚战巡的主炮开火之前,布列颠尼亚人只能完成侧向,无法完成测距,也就是只能把主炮的左右角度先大致调好,但距离远近该调多少却依然不知道。

    因为夜间测远近,主要是靠测距仪中看敌舰前后主炮塔的火光间距,来推算敌舰的尺寸、距离的远近。

    远处敌舰主炮不开火,不冒火光,就测不出前后主炮塔的间距。

    相比之下,布列颠尼亚战列舰此前主炮已经开火很多轮了,德玛尼亚观测兵已经提前很久反复测距过了。

    倒是德玛尼亚人的沙恩级装巡的210主炮刚才有持续开火,理论上布主力舰也可以完成对沙恩级的测距并集中打击它们——可问题是,谁都知道沙恩级的210主炮对前无畏舰没有威胁。在决战的时候,谁敢把火力浪费在对自己主力舰没威胁的次要目标上?

    就好比胡德和俾斯麦单挑的时候,会在明知对方先导舰是欧根的情况下,继续把主炮火力浪费在欧根身上吗?

    于是乎,当希佩尔料理干净敌方辅助舰、重新把全部注意力都挪回主力舰之间的对射决战时,布列颠尼亚人仍然没能占到先手,还得重新从同一起跑线开始。

    “轰~轰~轰~”

    12寸和11寸的德舰炮弹夹杂着交替腾空而起,在海面上掀起四堆密集的炮口火光。

    看到炮口火光后,仅仅过了十几秒,一堆炮弹就从“庄严号”的上空飞过!

    黑斯廷斯中将听着头顶的呼啸声,不由惊出一身冷汗。

    “什么?敌人的炮术怎么这么精准?他们之前到底在暗中观察了多久?”

    作为海军老将,黑斯廷斯中将当然知道,在海战中找准左右方向是相对容易很多的,真正难的是精准测距。

    但敌人的第一轮炮弹就从自己头顶飞过,这至少说明他们一开始就找准了左右,只是测距偏远了。

    “赶快还击!然后尽快微调测距!”

    黑斯廷斯急得火急火燎,三艘前无畏舰的12门主炮也对着敌人轰了过去。

    左右方向同样找得还行,但远近比敌人偏得更多,他们还得紧急根据敌人主炮暴露的火光间距,赶快微调测距结果。

    更要命的是,黑斯廷斯手头这三艘船,只有3*4=12门主炮。对面的希佩尔却有4*8=32门主炮。

    希佩尔甚至不等精确测距结果反馈,仅仅是凭经验估摸了一下第一波打远了,然后立刻下令:“不要等校准结果了!每一波依次缩短300码射程,半齐射!直到蒙到为止!”

    一部分比较刻板的军官,暂时还没理解希佩尔的深意,但这不妨碍他们严格执行命令。

    德舰很快按要求执行起来,半齐射能让每一轮炮击的间隔再缩短一小半,原本每分钟三轮的,现在能提高到五轮。

    仅仅一分钟后,随着预瞄射程又缩短了一千多码,终于有一枚12英寸炮弹蒙到了“庄严号”的上层建筑,“轰”地把烟囱齐根炸断。

    夹杂着火光的黑烟直接从舰体里涌出来,让“庄严号”化作了一个在黑夜中显眼无比的活靶子,再也不需要照明标点了。

    ——

    PS:新书期,但今天居然都九千字了……

    大家摸着良心想想,这是一本才开书不到两周的新书、可能会有的更新速度吗?我也是想尽快把一场战斗过掉。

    而且是这种小众题材,我不写全站都不会再有第二个人写了。

    求评论!求追更!求收藏!求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