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质子入北平:草原新芽,汉家学堂 (第2/3页)
部落不再挨饿受冻的本事!”
“在燕山学宫,你们吃的、穿的、用的,都和我的儿子一样!教你们的先生,都是大明最好的先生!我不管你们的出身,不管你们的过去,在这里,你们只有一个身份,那就是燕山学宫的学子!”
“本王不求你们个个都能成为状元鸿儒,但本王希望,十年后,你们走出学宫时,能成为你们部落的贤者,能成为我大明的栋梁!”
“听明白了吗!”最后一句,朱棣声如洪钟。
“明……明白了!”孩子们被吓得一哆嗦,齐声应道,声音参差不齐,带着奶音。
朱棣的脸上,这才露出一丝笑意。
初入学宫,一切都是陌生的。语言不通,饭菜的口味不同,就连睡觉的床铺,都比帐篷里的皮褥子要软得多。
而当开饭的钟声响起,学宫的食堂里,那场面足以让所有草原狼崽子怀疑人生。
朱棣的长子朱高炽、次子朱高煦、三子朱高燧,也被安排与这些质子一同生活学习。
此刻,三个小胖子,不,三个小巨人,正各自坐在一张特制的大号桌子前,面前摆着比他们脑袋还大的木盆。
盆里,是堆成小山的酱牛肉和冒着热气的白米饭。
朱高煦人不大,但饭量已经颇有乃父之风。他左手抓着一块牛骨,右手拿着勺子,往嘴里飞快地扒拉着粟米饭,吃得满嘴是油,含糊不清地对着对面的一个草原孩子嚷嚷。
“哎,你,对,就是你!怎么才吃那么点?跟喂猫似的!你们在草原上都吃不饱饭的吗?”
那被点名的孩子,是某个部落首领的儿子,名叫巴特尔,今年八岁,在部落里已经算是小有名气的摔跤好手。可他看着比自己还小一两岁,却高了整整一个头,壮得像头小牛犊子的朱高煦,嘴巴张了张,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他碗里的肉,已经比他在部落里过节时吃的还要多了。
“高煦,不许无礼。”
一旁,长子朱高炽虽然也吃得飞快,但姿态要斯文许多。他放下勺子,用公筷夹起自己盆里最大的一块肉,放到巴特尔的碗里,温和地笑道:“多吃点,巴特尔,长身体呢。我父王说了,身体是打熬出来的,也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