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枯石出第一章 河枯石出 (第2/3页)
听着你那边没动静,不放心。” 娘的手搭在他肩上,掌心温温的,“探着啥了?”
“没啥好东西,就些碎木头,明天我来捡。” 石头半扶半搀着娘往窝棚走,脚步放得极慢,“我看河底裂缝里有软草,回头割些给您铺炕。”
娘笑了笑,眼角的纹路在夕阳下浅了些:“你当心些,别往深了去。”
他家就在崖下的窝棚里,四根木棍支着茅草顶,风一吹就晃,像随时会散架。娘坐在铺着干草的土炕上,石头赶紧把怀里揣着的几颗野枣递过去,是今早探路时顺手摘的,熟得正好。
时间好慢,他等了快两个时辰,直到王屠户家的灯灭了,才敢摸到潭边。白天王胖子举着棍子在这儿撒野,说石碑是他家的,石头没争 ,不是争不过,不如等夜里来看看。这碑埋在河底不知多少年,今年河枯才露出来,碑面青黑,像块没烧透的炭,上面的纹路被泥糊着,隐约能看出是些弯弯曲曲的线。
石头舔了舔干裂的嘴唇,小心翼翼踩过水洼里的浅泥。泥没到脚踝,凉得刺骨,他尽量轻地挪到碑前,指尖先碰了碰碑面的泥,干硬的,像层壳。他用袖口慢慢擦,露出巴掌大一块,纹路在月光下显出暗红色,像凝固的血。
“会是啥呢?” 他低声咕哝,心里又冒出来那句口头禅,“嚼嚼咽了。” 不管是啥,总得看清楚才知道能不能换些粗粮,给娘补补身子。
指尖终于贴上了石碑。凉,像摸到了冰,却又带着股说不出的沉。石头没敢用力,就那么轻轻搭着,指腹摩挲着那些纹路,不像是刻的,倒像天然长在石头里,顺着纹路能感觉到微弱的震颤,像远处大河枯水期的余波。
他就这么蹲着,一动不动。风从河床裂缝里钻出来,呜呜地响,像谁在哭。远处老瞎子的吟唱早停了,只有虫鸣在草里断断续续。石头数着自己的呼吸,一呼一吸间,能看见指尖下的纹路在慢慢变亮,起初像蒙着层雾,后来渐渐透出微光,暗红色的,顺着纹路往碑顶爬,像细流在石头里淌。
这过程慢得像熬粥。石头腿蹲麻了,就悄悄换个姿势,眼睛始终没离开碑面。他估摸着,够泡一盏茶的功夫了。李婆婆常说,她那套旧茶具,烧开的水泡上茶,从浓到淡,正好够人歇口气的功夫。
就在他觉得指尖的震颤越来越明显时,石碑突然动了。不是晃,是从底往上 “拔”。石头吓了一跳,往后退了半步,看见碑周围的泥在簌簌往下掉,像被无形的手扒开。那些暗红色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