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IF番外·长子与太子 (第3/3页)
处?”
“卿以为朕已年迈可欺乎?!”
太子少詹事和太子左庶子先后险些被太子杀死,却又都刚好没死,还都没受重伤也没残疾不耽误当官,也都不请皇帝追拿凶手和刺客,没几天就能好端端的站在皇帝面前继续指责太子。
而负责刺杀于志宁的刺客张师政、纥干承基非但在刺杀失败之后没有被捉拿下狱,反倒是继续担任李承乾的贴身亲卫。
这合理吗?
诸卿以为朕已昏聩乎!
于志宁、张玄素等人哑口无言,只能拱手:“臣绝无此意!”
强压下心头愤怒,李世民一挥衣袖道:“黜于志宁太子左庶子之职,加于志宁为左仆射,黜张玄素太子少詹事之职,迁为给事中。”
“都退下!”
于志宁、张玄素从未见李世民如此愤怒。
就算是以敢言直谏闻名、希望能成为下一个魏征的他们也不敢再谏,只得拱手告退。
至此,李世民才终于转头,看向李承乾。
这位大唐太子殿下已是泪流满面!
“父、父皇!”李承乾哭的泣不成声,却还是抽泣着开口:“儿臣、儿臣、儿臣并非、儿臣只是……”
李承乾想要把心里的委屈说给李世民听,却又不知道该不该说、能不能说。
话到嘴边被舌头炒了又炒却终难出口。
李世民温声笑道:“身为我大唐的太子、日后必当继承大统的国储,怎能哭泣?”
“汝当知,在秦朝时,成丁哭泣当处刑矣!”
一句话,彻底击碎了李承乾的心防。
李承乾近乎于崩溃的哭诉:“儿两度重病险些身死,又患足疾!”
“儿臣知父皇喜贤名,未黜儿太子之位,然疾者何以承大统?”
“儿臣虽是太子,却早已非太子也!”
听着李承乾的哭声,李世民慨然轻叹。
在他还是扶苏时,他虽非太子却是长子,和李承乾一样都是皇帝精心培养的继承人。
但他们却也都一样怀疑着父皇对自己的爱和信任!
父子两不疑,短短五个字却是多少父子终生不可得之物!
李世民露出与往日里截然不同的儒雅温和又让人亲近的笑容道:“今日起,朕准汝于宫中以车辇代步,免受足疾之苦。”
“汝患足疾,不便于行,却无碍于德,更不该碍于性。”
“莫要理会旁人的闲言碎语,更莫要因庸人之言而乱己心性,当秉君子之志迎狂风而如顽石!”
“日后承乾常随于朕身侧,朕当亲自教导承乾为君之道。”
“大唐的未来,还当由汝肩负!”
看着李世民眼中不作伪的怜爱与温和,听着李世民切实给予的尊崇和权力,李承乾懵了。
数息之后,李承乾才小声发问:“父皇果真依旧信重儿臣?”
李世民声音更多了几分郑重:“父信子,子信父,方才能国祚绵延。”
“朕,永信吾儿!”
嬴政的愤怒和魏征的现身说法让扶苏明悟,劝谏是有技巧的,如曾经的扶苏一般直言抨击只会引起反效果,而于志宁、张玄素等人的劝谏比之曾经的扶苏更加凌厉,李承乾不过才二十岁而已,他怎么承受得住!
那封遗诏让扶苏真切意识到子不信父的恐怖,扶苏知道李世民是有心将皇位传给李承乾的,扶苏自己也更倾向于把皇位传给嫡长子而无关这位嫡长子是否有足疾,但现在的李承乾却如当年的扶苏一样不信任他的父皇!
扶苏不敢逾越皇天的指引、去做李世民没做过的事。
但,扶苏更不愿眼睁睁看着大秦的悲剧在大唐重演!
便以这般冲动,抵做谢李世民之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