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苏角:末将饱负自知之明! (第2/3页)
关、侵袭入境,但,而后呢?”
“富平至高阙一线长城虽尚未筑成,更西南方向的襄武、朝那、归德一线却早已有长城。”
“两道长城之间九成以上皆是新附之地、新迁之民,并不值得兴师动众前来劫掠。”
“此战匈奴若是果真与月氏合盟,更是表明胡贼此战所图不小。”
“孤以为,敌军此战或是欲趁九原大营北上、大秦尚未反应过来之机,借助骑兵神速一路南下,由泾水一线直奔咸阳,一击破国都!”
“而后进可据守咸阳以对八方援兵,退可迅速撤走,趁大秦内部动乱、无暇他顾之良机于北境侵吞疆域!”
“是故,敌军此战的重中之重,一在奇,二在快!”
酣畅淋漓的说出了自己的分析后,扶苏左手轻捻胡须,沉声发问:“苏将军意下何如?”
匈奴终究不是突厥,单于也并非可汗。
经过近日观察,扶苏发现很多在唐朝理所当然的事在秦朝却仍处于天下人的盲区。
所以扶苏不会把对战突厥的经验生搬硬套在匈奴身上,他需要熟悉匈奴的将领提供更适合这片战场的经验和谏言。
苏角:“啊???”
汝与本将说这是不善庶务、不知兵事的公子扶苏?
如果这也能被称之为不善庶务、不知兵事的话,那本将又算个什么东西!
面对扶苏的问话,苏角茫然拱手:“末将,不善军略!”
既然敌军果真如监军所料一般从西北方向而来,就说明监军是懂军略的,至少比末将更懂。
虽然末将听不明白监军是怎么得出的这般结论,但末将觉得监军这话有道理!
事关全军将士的性命、大秦边疆的安全,当然是谁有道理听谁的。
扶苏诚恳的说:“苏将军过谦了。”
“苏将军已是裨将军,深得陛下信重,必定比孤更知兵事。”
“苏将军又曾随蒙将军北伐匈奴,必定比孤更懂匈奴。”
“孤诚心问策,还望苏将军不吝赐教!”
苏角自嘲一笑:“末将虽是裨将军,但末将只知听将军命令、冲锋陷阵。”
“末将倒是有心学习军略,但本将出身卑鄙,又能从何处学得军略?无人会教本将!”
“末将绝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